第65章 報平安(2 / 2)

韓泠熙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數月未見國師了,不知道他在災區如何,話說,她前生加今世活了三十幾年,還從沒有收到哪個人自己報過平安呢......

正想著,守門的小丫頭來報,有人送東西給小主子。

韓泠熙下樓,是一個七八歲的小童,一身灰色步行僧裝扮,見她鞠躬行禮,雙手奉上一物。

四月上前接過,打開覆蓋的銀色包布,裏麵是幾本書。

童子又鞠一躬,退了出去,從頭到尾並沒有開口說一個字。

韓泠熙心頭一動,隨手拿起一本書,快速翻到最後一頁,目光停留在某處一瞬,繼而轉身快步上樓,留下四月一臉懵。

疾步回屋的韓泠熙穿過海棠花屏風,來到床頭,打開玉枕後的小暗格,取出那塊扁梯形白玉,對光一看,果然,是同一個字!

眼中瞬間凝了些許濕意,韓泠熙將那本遊記輕輕攬入懷裏,貼著胸口。

翌日便是秋試。

天未亮,整個京城官道已是一派通明,衙役們十人一組,舉著火把,為前去參考的學子們照明護航。

彼時韓泠熙正美美夢著周公呢,若見到此景,肯定會感歎現代交警為高考生開路也不過如此了。

秋試隻有一天,上午考詩賦和經義,下午是策論,策論分大策論和小策論,如果時間來不及者,隻完成大策論便可。換句話說,小策論也就是加分題。

由於此次考試不同尋常,考試采用五皇子建議的“糊名”封裝,府衙場地不夠,由太子出麵征用了英麗路上兩條官道,臨時搭棚為考場。

那日老天爺也給力,天氣非常涼爽,沒有出現任何學子中途頂不住烈日而暈倒的現象。

日落西山之時,考試塵埃落定。

書童們在衙役的組織下也有序地認領了各自的主子,回客棧去了。

接下來就是閱卷。禮部分派的考官負責一審,韓文明所在的翰林院承擔了二審的工作,連續加班十日,而後將選出來的十份蓋有兩個“通”字的答卷呈至皇帝處。

放榜之日,英麗路上的酒樓、茶館,就連路邊臨時搭的茶棚都座無虛席。

寧寧揪著帕子在長公主府上等著去看榜的小廝回來報信,有一句沒一句地跟茗琦聊著。

寧寧也是個大美人,隻是與皇後和茗琦相比,神色更柔和,生了四個兒子的她,更有一股成熟女人的韻味。

韓泠熙請安時深深看了一眼微笑著在交談的表姐妹倆,不知為何有種陌生的因子在蔓延。

寧寧想在京城真正站穩腳跟,終得靠相公和兒子。

隻願,這一切都能如初時那般簡單美好,不要參雜其他。

小七又去英麗路給肥兔子找醋酸蘿卜,空手而歸卻打聽到頗出人意料的結果——

杜航十一名,皇甫成奕第四名。

均不在三甲之內。

秋試第一名是許國舅家的次子許友才。

韓泠熙這才想起,許友才是皇後的親外甥,也是她的表哥。

許大國舅原配夫人生下一兒後去世了,許大國舅也是癡情之人,將大兒子撫養至十歲,才在皇後娘娘的施壓下續了一房,許友才便是這續夫人所出,如今剛滿十五歲。

韓泠熙想了半天也沒想起許友才的模樣,要怪隻能怪許大國舅太過低調,穿越六年,韓泠熙隻在國宴上見過他兩次。

許大國舅對政權毫無興趣也罷了,整日隻愛遊山玩水,與二皇子皇甫成玨誌趣相投,交往甚密。

二人簡直是相識恨晚,對此,皇後和韻妃難得在同一戰線上,被這對忘年交氣得渾身疼,卻又無可奈何。

倒是那許大夫人,一臉高傲,讓人印象深刻。

據說是前首輔的次外孫女。

寧寧對這一結果不免有些失望,強笑著應付了幾句便回了。

茗琦靜默地喝了一盅茶,才喊了丁桂二位嬤嬤,繼續商辦韓清熙的婚事。

按照六禮的步驟,韓清熙的婚事有序進行著。

依著舊例,大婚前一日,新娘子的妝奩就得送到夫家“鋪床”。

長公主府和宋府兩街之隔,第一抬嫁妝進宋府時,最後一抬才從長公主府出來。

圍觀的百姓們嘖嘖稱奇。

長公主實在仁厚,非親生的,都如此大手筆,且不知小縣主日後成親之時得多壯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