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2005—2014)國內英語測試研究現狀統計分析
考試研究
作者:高佩君
摘 要: 近年來,國內英語語言測試研究受到越來越多研究者的關注,如何有效利用測試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是研究熱點之一。本文對2005至2014年十年間國內關於英語測試研究的631篇文章進行統計分析,總結英語測試相關研究的現狀並進行簡要分析,希望為國內英語測試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 英語測試 英語測試研究 現狀分析
1.引言
測試是英語教學中常見的一種評估手段和考核方式,是檢測語言學習的有效方式。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英語測試研究從分析式轉向綜合式;從重視語言形式轉向重視語言運用;從個別技能測試轉向測試多項技能;從單一的終結性評估轉向形式性評估和終結性評估相結合(薛榮,2008)[1]。部分學者的關注點不再是語言測試理論的發展,而是在研究中運用各種測試方法、測量工具和計算機技術,測定教學效果、教學過程和學生的學習過程等,以提高語言測量的真實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研究者語言測量能力的提高,推動了語言測試研究的縱深發展,因此,為了進一步了解近十年國內英語測試研究的狀況,促進英語測試研究的繼續深入和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本文對近十年(2005-2014年)英語測試的相關研究進行了文獻整理和書評。
2.近十年英語測試研究現狀
2.1論文檢索統計情況
筆者以“英語測試”為主題,對2005年1月至2014年6月間發表在CNKI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上的相關文獻進行檢索,共甄選出相關研究成果631篇。
十年來,國內英語測試研究基本呈曲線上升趨勢(見圖一)。數據顯示,國內對英語測試研究的關注程度總體較高,雖然年份差異較大,但相關研究成果較多,發展較快。另外,筆者發現,各期刊對測試研究的關注程度有所不同,如在《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上發表的關於英語測試的文章僅有5篇,而《外語界》上有關英語測試的研究則多達38篇,這可能與各期刊的指導思想及關注點有密切的關係。
2.2研究方法統計情況
目前,國內外學者越來越重視研究方法的選擇,根據現在測試學中常用的兩種研究方法,即實證研究和非實證研究,筆者對631篇論文進行了分類統計,發現在近十年的測試研究中,實證性研究隻占總體研究的三分之一。在實證研究中,研究者多通過實驗方法獲取數據、驗證假設。雖然近年來實驗研究有不斷上升的趨勢,但是學者們還是對非實證研究投入了較多的精力。在非實證研究中,研究者大多采用描述、總結的方法,對某個問題發表看法,或依賴定性數據,探索、擴展、描述問題和假設,發現規律和模式。
2.3研究內容統計情況
在整理出的631篇文章中,按內容分可以分為6大類,分別為測試理論研究111篇,英語測試的信度與效度研究93篇,大學英語等級考試(CET-4,CET-6,TEM-4,TEM-8)研究183篇(其中包括四六級考試相關研究104篇,英語專業四八級考試相關研究79篇),語言測試的反撥作用及後效研究75篇,測試用途及類型研究67篇(其中包括高考英語測試研究28篇,雅思考試9篇,口語測試21篇,翻譯測試9篇),測試研究中存在的問題或其他(無紙化測試等)43篇。
總而言之,我國近十年來的英語測試研究成果大概有5個方麵:語言測試理論研究,建立符合中國英語學習者語言能力研究的理論依托;運用理論指導實踐,進行各類型英語測試模式的實踐探索,對實踐結果進行審視,提出改進建議;探索有效的測試形式和手段,不斷研發並利用新的測試工具;檢驗英語命題質量,提高英語測試的真實性和公正性;研究英語測試對學生、教師、教學方法,乃至整個教育體係的影響、作用。
3.國內英語測試研究現狀分析
3.1常規考試以外其他測試的研究較少
近十年有關英語測試的研究大多針對常規考試,如英語專業四、八級和大學四、六級。其中大學四、六級測試的研究多為無紙化研究;英語專業四、八級口譯測試信度和效度的研究有所上升,也有學者通過運用語言測試理論分析TEM的現狀和未來(李紹山等,2012[2])。基於常規考試外的研究較少,比如小組測試、分班測試和自我評估等相對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