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處景致優雅的園子,二三十畝大的園子裏奇竹遍生。如,翠綠欲滴的玉竹,神秘高貴的紫竹、高大挺拔的山地茅竹,若似美女般婀娜多姿的仙女竹等。
這座樹茂、花繁、竹奇的園子叫做“萬竹園”,不但景色優美,在很久以前的名聲也是非同一般。因為這院子裏曾出過三個國寶級的大畫家——唐誌契、唐誌尹、唐日昌,合稱“三唐”。
“三唐”當年名蓋江淮、譽滿文壇,與當時的文人雅士交往頻繁,萬竹園便是他們時常聚會的優雅場所。每至中秋,他們都要邀請名流同好到園中賞月、作畫、吟詩。就連當時極負盛名的詩人冒襄、畫家藍瑛也都曾多次造訪。
曾有詩雲:風搖個個枰中影,子落叮叮檻外知。從這兩句詩,萬竹園當年的昌盛便可見一斑。
日月轉換、時過境遷,如今“三唐”的名聲早已泯滅在人們的認識當中,萬竹園也因為地處偏僻,變得鮮有人跡。
此時,少有人至的萬竹園裏,正有個一身休閑打扮的年輕男子神色淡然、緩緩而行。他踩著鬆軟的落葉,聞著淡淡的竹香,臉上帶著絲沉迷其中的感覺。園子裏微風徐徐、竹影婆娑,相對這個物欲縱橫的現代社會,他看起來就像個從古代踏青而來的書生。
要說這萬竹園,在大多數人眼裏也許隻是一座偏僻得幾經荒廢的園子,可是在唐夢龍心裏,萬竹園卻是他最喜歡的地方,因為這裏不僅環境清淨優美,還有著他太多太多兒時的回憶。
不知某種原因,在他很小的時候,爸爸總喜歡帶他到這萬竹園裏玩耍。爸爸給他做竹蜻蜓,做竹子槍,做竹馬......做很多好玩的東西,而調皮的他最喜歡的不是這些,是這園子裏的池塘。池塘雖然不大,裏麵卻有各種各樣的小魚,大概是池塘裏的魚兒沒有人喂養,隻要他一往池塘裏撒些饅頭屑子碎餅子,魚兒們就擁簇著把頭伸出水麵爭食,有的魚兒還能從水麵躍出很高。當然,每次當他趴到池塘邊上,他爸爸少不了要裝模作樣的拎他耳朵。
每次回家,唐夢龍總會到這萬竹園裏呆上許久。是喜歡、是習慣,也是追憶他已經不在人世的爸爸。
十幾年前,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很多人都富了起來,他爸爸見狀就辭掉了小學教師的工作,去了揚州做生意。都說老實人容易吃虧,可他的爸爸在騙子橫行的九十年代初期,偏偏因為做生意厚道實在,在短短的兩年時間裏,便從一個擺路邊攤賣雞蛋的小販,發展成一個承包多個菜市場雞蛋批發的小老板。可惜的是,眼見著日子一天一天火了起來,他爸爸卻在一天晚上,和一卡車雞蛋一起栽進了河裏。
那一年,唐夢龍剛滿八歲。
唐夢龍在萬竹園裏走走停停,左顧右盼,在很多熟悉的角落,他似乎能模模糊糊看見爸爸的身影,似乎能聽到他和爸爸嬉鬧時的歡笑聲,這種感覺讓他心裏很溫馨。
走到園子裏的池塘邊,唐夢龍撿了幾個小石子兒,情緒低落的往池塘裏丟了起來。雖然他爸爸已經死了十幾年,可每次到了竹園,每當想到爸爸,他心裏總是說不出的落寞,這大概便是父子情深吧!
丟完手上的石子兒,唐夢龍坐在池塘邊上,望著水麵發起呆來。
池塘裏的水很清澈,清澈得能看見水裏遊動的魚兒,水麵上漂著不少落花落葉,紅紅綠綠的,給單調的池水增添了不少色彩。周圍的竹林被風吹得“沙沙”聲響,偶爾還能聽得幾聲清脆的鳥鳴,就像大自然在傾訴。
優美的環境,似乎讓唐夢龍低落的情緒紓解了不少,在池塘邊坐了一會兒,他就站了起來,拍了拍屁股,朝萬竹園的出口方向走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