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時期,離汴州城幾百裏外有個村莊。村莊不大,好在依山傍水而建。村中內外種植桃、杏。花開時節,落英繽紛。流水繞村而過。常引得大戶人家平時不邁二門的女子流連忘返,以清明為盛。村名為杏花村,取牧童遙指杏花村之意。李氏聚族在此,時值天下太平無事,又無天災人禍。人們生活充足富裕。
村中有一對夫婦年過半百膝下無子,隻有一個女兒。父親林業沒少為此哀聲歎氣,畢竟不可強求,俗話說得好聊勝慰於無。林業對這個女兒也是頗為疼愛,在女兒過百日抓周的時候。當地有位得道高僧,法名普山,與林業交情不錯。送了李業一幅畫,兩塊玉石。畫上畫了一株江籬草,還題了四句詩:
雨過天青時,風中傳江籬,誓本不分離,奈何天意違。
雨後的天空分外湛藍。江籬草上若隱若現昨夜的雨珠,應林業之請,普山特地前來誦經祈福。普山看了天青的樣子,搖了搖頭說:“此女今生命薄,怕活不過二十。”慌得林業問道:“晚輩此生隻有一女,她若出事,我夫婦二人也沒念想了。”普山說:“施主不要著急,並非無法緩解,不妨給令千金取名為林天青。”
林業說道:“法師所說,林業無不從命。”普山淡然說:“今天貧僧來的時候,聽客人說村裏出生了一個女孩,你可以把另一塊玉石送給她父親,說服他給女兒起名為江籬。”
林業說道:“這個不難,您說的這個人是李誌,我和他家是世交。隻是不知道用意為何。”普山說:“這個不消多說,日後你會明白的。今天我已經破例了。”林業見普山不肯說,也不好窮追下去。
時間逝水,光陰荏苒如白駒過隙。,北宋新君趙裕初登皇位,政局不穩。西夏早有侵犯之心,經過蓄謀已久的策劃後,西夏趁此發動戰爭。北宋始料未及,絲毫沒有作戰的準備。一些大臣起初並不把西夏放在眼裏,直到西夏攻城掠地,直逼永州,邊境居民怨聲載道。流民四起。朝廷開始慌亂,兵少將多,軍備鬆弛。不必說上陣殺敵,就連守住陣線也頗為困難。朝廷又要征兵,為此不少人家妻離子散。富貴人家家境日下,更不用說貧苦之人。
青兒年過十七,性格溫婉賢靜,善於揣度人心。隻是平時不願多話,非關己事,不肯多說。時常有人認為青兒不善言辭。江籬與之截然相反,心直口快,言出必行。最厭惡別人拐彎抹角蜚短流長。因而村裏人喜歡青兒的人多一些,江籬對此不以為意,也不放在心上。
二人關係情同姐妹,勝似金蘭。青兒話少,而江籬最喜歡說話。一天到晚纏著青兒嘰嘰喳喳。一家有女百家求,林業隻是舍不得。故此一直拖到現在,林業在女兒麵前從來不提婚姻之事,加之朝廷開始征兵。讓林業頗為頭疼。
青兒正準備把洗好的衣服晾起來,還沒晾起來,就見江籬急急忙忙來找。江籬扶著竹竿說:“青姐姐,我找你找了很長時間,你怎麼天天都這麼忙。”
青兒道:“大小姐,我可沒你這麼閑,又有什麼破事?”
江籬不滿地說:“我說過了多了少遍,不要叫我大小姐,貧苦之人無以謀生,度日如年……”
“停、停、停…….”青兒趕忙說:“我還沒問你什麼事,你倒開始訴苦了,有事快說,過時不候。”
江籬問道:“姐姐過會兒有空嗎?今天是清明,很多人都外出踏青,熱鬧得很。姐姐不去嗎?”
青兒說道:“我不去,我怕去人多的地方。”
江籬不肯死心繼續求道:“青姐姐,好歹陪我去一下,我都站了半天了。”
青兒的母親高氏說:“陪她去一下吧,小籬都站了半天。”青兒抱怨了幾句,和江籬一起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