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其實還是當年的樣子。”傾塵與明軒並肩而立,兩人皆沒有立刻穿過七宸九華明離大陣。“所改變的,隻是你的認知。”
“是啊,大家都沒有變啊。隻是在我眼前的那個人,卻未必是我想見的那個人。”明軒點了點頭,竟然同意了傾塵的看法。
傾塵與明軒的觀點看似截然相反,隻是各自的出發點不同,也不能說就一定衝突了。大家並沒有改變,但在他人看來,卻發生了改變,這就是認知方麵的問題了。仙神自有演算之道,願知之事自然就能知曉,可他們的觀念卻未必相同,這就多少有了一些區別,卻不能算是他們不知。
這就好比伏羲與女媧這對兄妹,他們二人其實並沒有變化,從在青埂峰上化形開始,就是一對情深意重的兄妹。可是通過纖雲峰演法之事,女媧忽然覺得自己與伏羲之間有了一層隔閡,兩人的關係不知不覺間竟然疏遠了很多。一直以來,她都認為自己非常了解伏羲,因為他們分別代表的先天至陰和先天至陽本就是一體兩麵,向來都是相輔相成。可是她發現她忽視了一點,她了解的一直是她的哥哥,那個與先天至陰對應的先天至陽,但伏羲就是伏羲。
女媧到底了解伏羲嗎?當然了解!無論如何,一體兩麵的事實不會改變。可女媧真的了解伏羲嗎?這也不盡然。因為歸根結底,他們之間的聯係就在於他們是兄妹,女媧是先天至陰,伏羲是先天至陽,他們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其密切之程度可謂無人能及。不過,換句話說,他們的聯係就僅此而已了嗎?
伏羲和女媧雖然是兄妹,但也僅僅是兄妹,並不代表就一定要互相幫助,就算形同陌路也並非不可。兄妹的身份,說起來終究隻是一個身份,這並不是約束,對方並不需要因此而做些什麼。那麼再深入一點,倘若他們不是兄妹,兩人並非是互相對應的先天至陰與先天至陽,那又會如何?
如今伏羲、女媧同在大荒山修行,二人共掌曜靈宮,這已經算是一個表態了。就算他們突然發現,對方並非自己的姊妹,現在的情形也不會更改。不過,倘若從一開始,兩人就並非兄妹呢?假使伏羲不是先天至陽,女媧亦不是先天至陰,他們也不在一處化形,那麼之後的一切還會發生嗎?
凡事沒有如果,伏羲就是先天至陽,女媧也正是先天至陰,他們從最開始便是一對兄妹。這樣的問題,對於凡靈而言,可以說毫無意義。但是仙神既然動念,就當有所印證,所以在被封入曜靈宮後,女媧並沒有多說什麼,也沒再嚐試以量天尺轟開星光鎖鏈,而是直接閉關了。等她求證了這一切,這三重星力所成的的禁錮自然就會解開,而那時伏羲就會在宮前等她出來。
傾塵並沒有繼續談論下去,而是直接對她問道:“如果真到了那個時候,你又將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