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綠色內河航運企業評價指標體係設計(1 / 2)

綠色內河航運企業評價指標體係設計

航運

作者:賈遠明 任川 李靜

【摘 要】 為加快建立航運企業評價製度,引導航運企業綠色發展,在分析我國綠色內河航運企業應具備的基本特征和要求的基礎上,采用層次分析法構建綠色內河航運企業評價指標體係,根據德爾菲法與層次分析法相結合的方式確定各評價指標的權重和評價標準,用於評價、比較、衡量、分析內河航運企業在節能減排、低碳環保方麵的工作成效。開展綠色內河航運企業評價指標體係設計旨在科學引導航運企業綠色發展,並為整個航運業的評價指標體係設計研究工作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 綠色發展;綠色航運企業;評價指標體係

0 引 言

綠色經濟是21世紀的經濟增長點,是新一輪國際競爭的焦點和未來經濟的主引擎,也是各國經濟決策者關注的焦點。綠色交通是綠色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交通運輸“十二五”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建設綠色交通體係。水運作為交通運輸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其他交通運輸方式相比,具有節能減排的比較優勢。為減少水運行業本身的資源消耗和對環境的影響,交通運輸部於2011年發布了《“十二五”水運節能減排總體推進實施方案》,要求開展綠色水運發展長效機製研究,包括綠色水運企業認證體係研究。

開展綠色內河航運企業評價指標體係設計,是繼續深化“車、船、路、港”千家企業低碳交通運輸專項行動的必然要求,是深入開展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十百千”示範工程的重要支撐,是強化企業為主體作用的重要保障。本文以內河航運企業為評價對象,以評價指標為引導,旨在充分調動航運企業的主觀能動性,在創建綠色內河航運企業的過程中,進一步強化企業主體作用。

1 綠色內河航運企業的基本特征

交通運輸業是資源占用型和能源消耗型行業,作為主要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源之一,是溫室氣體減排、緩解環境汙染的重要領域。作為交通運輸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內河航運在節約能源、減少排放方麵有著巨大的潛力和發展空間。同時,發展綠色航運也是綠色交通運輸體係建設的必經之路。綠色內河航運企業具備以下特征:

1.1 資源和能源利用效率高

由於航運企業對資源和能源的高依賴性,資源和能源不僅是航運企業運作的基礎,也是影響航運企業綠色化程度的最重要因素。資源和能源利用水平通常通過單位運輸周轉量能源消費水平體現,實現途徑包括:優化運力結構和運輸組織方式、提高船舶技術性能,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改進船舶發動機技術,使用清潔燃料替代化石能源,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完善節能減排組織機構和保障體製建設,加強規範管理能力,保障節能減排規劃和目標的實現。降低單位運輸周轉量能源消費水平,既是落實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和創建綠色航運企業的基本要求,也是降低企業運行成本,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根本途徑。

1.2 運輸裝備結構技術先進

船舶是航運企業提供運輸服務的基礎條件,營運船舶能源消費占航運企業總能源消費的90%以上,其先進程度反映了企業“硬件”方麵的科技水平。控製以船舶為主的運輸裝備能源消費水平,降低營運船舶單位能耗水平是創建綠色內河航運企業的重要內容,實現途徑包括:推進內河船型標準化建設,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汙染老舊船舶,嚴格按照營運船舶燃料消耗限值標準更新營運船舶;提高天然氣、太陽能、電能等節能和清潔能源的使用比例,減少燃油的使用;廣泛應用節能型燃油添加劑、船舶節油裝置、太陽能輔助發電裝置等交通運輸節能推優產品和技術,以及節能示範項目推薦技術;重視維修保養,保持船舶良好的工作狀態,提高各機電設備的運轉效率,減少無效能的消耗。

1.3 企業管理理念綠色低碳

推進航運企業綠色發展體製構建和強化企業綠色發展的宏觀設計是創建綠色航運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途徑包括:建立節能減排工作組織領導,製訂相關企業綠色發展規劃,將創建綠色航運企業作為重點工作之一;全麵加強節能環保監管能力,強化對重點用能設備、設施開展能耗監測和分析,建立節能減排目標責任製,提高全員參與的積極性;積極建立合同能源管理、碳交易、綠色融資和第三方汙染治理等市場機製,加強節能減排標準能力建設,增強企業綠色發展的持續動力;加大宣傳力度,樹立以綠色低碳為導向的綠色企業文化,全麵形成綠色發展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