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中國—東盟博覽會戰略發展與南寧市對接策略(3)(2 / 2)

(三)加快南寧旅遊開發步伐

目前南寧的旅遊尚未形成規模和品牌,對博覽會的促進作用未能較好發揮。南寧應該推出自己的旅遊品牌,形成自己的旅遊特色。要著重搞好青秀山和大明山風景區開發建設。青秀山風景區有一定基礎,但主題不夠突出,特色不夠鮮明,遊樂設施比較落後、單調,觀賞性不強。如何對青秀山風景區進行規劃和開發,使之成為南寧具有國際水準的旅遊景區,是值得認真研究的課題。正在規劃的大明山景區應是南寧旅遊的重頭戲。此外,市區內各公園的改造也是南寧旅遊開發建設的重要內容。目前市內公園數量不少,但或者風格雷同,或者平淡無奇,毫無特色,作為市民的閑暇消遣之地尚可,缺乏旅遊觀賞價值。可以考慮對市內公園進行統一規劃,進行主題公園建設,每個主題公園既各具特色,又共同反映南寧的自然、曆史、民族和經濟文化特色。以市內各主題公園為襯托,以青秀山、大明山風景區為主體,形成具有南寧獨特內涵和特色的旅遊帶,打出南寧旅遊品牌,為中國—東盟博覽會提供有力的旅遊支持。

(四)加快優勢產業培植,為博覽會提供產業支撐

應該根據國內和東盟市場的需求和南寧市現有產業基礎,充分利用政策優勢,大膽創新用人機製,加大培養、引進高層次人才、緊缺人才的力度,加大對科技投入,依靠現代科學技術,盡快培植優勢產業,主要是鋁材加工、生物製藥、食品加工、電子信息、精細化工等產業。

(五)密切南寧與東盟的經貿交流與合作,提高南寧在中國—東盟雙邊貿易中的份額

要引導、鼓勵南寧企業走出去,積極拓展東盟市場。同時,切實抓好南寧·中國—東盟商務區、中國—東盟經濟園和廣東工業園建設,為南寧與東盟經貿合作提供穩固的平台。

五、著力打造國際會展城市

(一)加強政府對會展業的引導和扶持

會展業是新興產業,產業關聯度高,產業鏈長,在其發展的起始階層,需要政府的積極引導;會展業又是高投入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爭取會展舉辦權以及會展整體促銷等方麵均需要政府的引導和扶持。會展本身是個市場行為,但會展背後往往是政府的作用。南寧會展業剛剛起步,更需要政府的積極引導、扶持和服務。政府在加大投入,不斷完善城市基礎設施的同時,積極開展城市促銷,使更多的會展落戶南寧。擴大南寧市展會營銷宣傳,提高其知名度,形成城市影響力與會展業發展的良性互動關係。

此外,政府應製定相關政策,鼓勵、引導會展業培養、引進高素質人才,提高南寧會展從業人員的素質,提高會展業競爭力;在財政、稅收等方麵予以扶持,培植上規模、有競爭力的會展企業。

(二)實行專業化管理

目前,南寧還沒有專門的會展業管理機構,旅遊局、商務局及其他政府部門均涉足會展業管理,南寧市會展業行業協會尚未建立。會展市場相對無序,多頭辦展現象普遍,重複辦展亦時有發生。這種現狀不利於會展業的健康發展,很難與其他會展城市競爭。應盡快明確全市會展業管理部門,統一管理;盡快成立市會展業行業協會,加強協調和服務。

(三)積極打造會展品牌

南寧目前每年舉辦幾十個會展,常年舉辦的有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投資與商務峰會、中國—東南亞農業博覽會、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南寧國際學生用品交易會暨國際教育展、廣西科學技術活動周、廣西南寧春節花卉交易會等,已經形成以中國—東盟博覽會為主的有一定知名度的展會。但總的來說,南寧舉辦的會展數量較少、規模不大、國際化程度低。除政府主導的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投資與貿易峰會等有相當知名度外,其他會展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弱,境外參展商、采購商少,國際性不強。南寧應在加強招展力度、爭取更多的會展舉辦權、壯大南寧會展業規模的基礎上,打造一批以中國—東盟博覽會為龍頭,在行業內、在全國乃至國際上有影響力的知名會展,推出南寧會展業的品牌,形成南寧會展業的規模效應和品牌效應,帶動南寧的會展業躍上新台階。

(四)創造開放的社會環境,提高南寧國際化水平

通過宣傳教育和加強對外文化交流與合作,使南寧形成寬容、開放的文化心態,提高文化的國際交流能力和水平。海關、檢驗檢疫、工商、稅務等機關,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加快與國際接軌步伐,為中外客商提供優質快捷的政府服務。交通、郵電、通信、金融、法律等社會服務體係,更需加快其業務國際化進程,與世界尤其東盟各國接軌,滿足中外客商涉外業務需要。總之,從社會文化、政府機關到社會服務體係,都要提高其對外開放程度,提高南寧的國際化水平。這是發展會展業尤其是國際會展業所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