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是南寧在中國—東盟博覽會的主要角色定位。南寧對中國—東盟博覽會的服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其一,南寧作為一級政府的服務。中國—東盟博覽會是由11國政府共同主辦的,具有明顯的政府主導性質。南寧作為一級政府和博覽會的舉辦城市,服從大局,竭盡全力辦好中國—東盟博覽會,是其履行一級政權職責義不容辭的責任。南寧應發揮政府職能,協調各方麵關係,整合人力、財力、物力,為博覽會提供有力的支持、充分的保障和良好的服務,保證博覽會的成功舉辦。
其二,南寧作為中國—東盟博覽會舉辦城市的服務。舉辦城市的良好服務是博覽會成功舉辦的前提。完善城市公共設施,提高服務水平,滿足國際性博覽會期間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高度集中的需要,是舉辦博覽會的必要條件。基於服務中國—東盟博覽會的需要,博覽會落戶南寧後,南寧市投入了巨資,完善公共設施,整治市容市貌,提高服務水平。主要包括:
完善、擴建會展場館。主要是完善南寧國際會展中心一期工程,建設南寧國際會展中心二期工程。至2005年8月,南寧國際會展中心二期工程已通過驗收,工程建築麵積39241平方米,展廳麵積18312平方米,新增國際標準展位1360個。同時,配合自治區挖潛改造廣西展覽館、科技館、廣西體育館、南寧劇場等場館,提升檔次,擴大規模。
完善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南寧市交通管理指揮中心,新建英華路等22條道路並通車,建成永和大橋(跨江大橋)和竹溪大道—民族大道、友愛南路延長線—民族大道、南建路—五一路、邕江一橋跨線橋等立交橋4座並通車。葫蘆頂大橋等5座跨江橋已動工興建。一批打通斷頭路、拓寬舊街道的工程也已完成。一係列道路交通工程的完成,突破了多個交通瓶頸,大大提高了南寧市內道路暢通能力。
改造賓館設施,提高接待能力。南寧市成立了服務中國—東盟博覽會賓館設施改造與評星工作指揮機構,於2004年、2005年分別撥出3000萬元,支持賓館的改造、升級。2004年有66家賓館完成了改造,2005年有88家賓館參加改造工程,並著重進行賓館評星工作。經過改造和評星,改善了賓館設施,提高了賓館檔次。截至2005年9月,南寧市已確定列入接待範圍的賓館135家,有1.64萬間房,3萬多個床位,其中星級及涉外賓館61家。
整治市容市貌,開展“穿衣戴帽”工程。改造小街小巷351條,新建8座垃圾中轉站,60座星級衛生公廁,完善垃圾處理設施,一批水環境整治工程亦已開工建設。實施城市美化、綠化、亮化工程,建設8條市容景觀精品路,對市區58條主要道路進行美化、綠化和亮化。經過整治和美化,南寧市容市貌煥然一新,大大改善了人居環境。
加快信息化建設,建設“數字南寧”。完善城市應急聯動功能,建設中國—東盟博覽會網站,開通南寧國際會展中心及所有賓館飯店寬帶接入服務,提高了南寧市的信息化水平。
強化服務意識,改善服務環境。提出“人人都是東道主”口號,增強廣大市民東道主意識和服務意識,為中國—東盟博覽會營造熱情、溫馨的氣氛。加強對賓館、飯店、大型商場、大型文體活動場館、出租車、公交車等涉外行業接待人員的外語、禮儀等相關業務培訓,規範各種服務標識,整治交通秩序,規範車輛、行人交通行為,創造文明、友好的服務環境。
此外,還規劃建設中國—東盟經濟園和南寧·中國—東盟國際商務區和廣東工業園等,為促進中國與東盟10國的經貿合作、增強中國—東盟博覽會的凝聚力搭建平台。
僅2004年“服務中國—東盟博覽會36項重點工程”,南寧市就投入71.06億元,大大改善了城市設施,為中國—東盟博覽會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共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