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謙腦海中,已經在準備把自己在玉州的地盤經營成前方大本營,然後吸聚人氣,引四周百姓散戶來投,到時,他這五千戶很可能變成一萬戶,二萬戶。
杜謙每一個到的地方叫玉林村,這個村離玉州四十多裏,離大漢前線二百多裏,騎兵縱橫徹夜即至。
所以這個村,全村才幾十戶人家,其餘的,不是離開這裏,就是移居他州。
村長早就知道要來一個候爺了,但是沒想到這個候爺和神仙一樣。
杜謙一到這裏,選了一塊寬大的地方,單手一揮,卡卡卡,一塊塊巨大的青玉石出現在地麵,接著幾百個身強力壯的海外蠻族也出現在這裏,他們搬石運泥,半天功夫,一座豪華巨大的新候府就建成了。
這種速度,讓全村百姓看的目瞪口呆,許多人更是一輩子第一次見到海外蠻族,心中那個震撼就不用說了。
神仙啊,大家背後都把小候爺當神仙。
然後杜謙開始具體的規劃,第一步,把玉林村當基礎,立刻發動山海經中的力量,要在一個月內建立起能供五萬人居住的小城鎮,然後把他屬下五千戶統統遷到這裏,接著挖地造林,開始種植,同時逐步擴大這裏的城鎮規模,要在未來幾年建成比玉州城還要巨大的新城。
雖然說,紀元大劫也許用不了幾年就到了,但是,杜謙的規劃要這樣規劃,至於私自建城,會不會受到朝中有人彈劾,杜謙可不管了。
他是為百姓著想,這樣就算大戰一起,也能受到保護,同時這裏山高皇帝遠,在這麼偏僻的地方建個小城,過過城主的癮,你們京城中的高官彈個啥啊。
就在杜謙一步步進行他完美的規模之時,他的一舉一動也不停的傳到玉州城中。
烏雲鐵騎營統領霍平敵、都督程變通,巡撫袁士極等聚成一團。
“他遷動五千戶,到玉林村?”
“他在建造小城?”
“他有無數手下?還有海外蠻族?”
一條條消息看的他們眼花繚亂。
“這個六殿下在幹什麼?看來當了候爺也不安生啊?”
“管他呢,他做他的,我們盡實上報就是,建個小城,他可能是覺的在玉州城沒有安全感,不過,在外麵建個小城就有用了?”霍平敵冷笑,再大的城,一排晶炮打上去,傾刻就化成飛灰,我大堅晶炮遠勝大漢,你敢亂來,打破你的城。
“就是,他想過過城主的癮就讓他過,勞民傷財,恐怕他的屬戶們又要背後大罵他了。”
這些人,不是皇帝杜賢民的人,就是杜世城的人,杜賢民有意傳位杜世城,所以算是一家人,看到杜謙在那折騰,都打算看笑話,沒人以為他有什麼搞頭。
但是杜謙做事的速度讓他們吃驚。
第一個月,他發動山海經幾十萬海外蠻族軍士和工匠,徹底趕工,稱著玉林村村民睡覺之時,每晚工作,並不準他們起來偷看。
外麵用五千精兵巡邏,不讓玉州城的暗探靠近。
手下跟著的幾位宗師看著霍平敵等人,每天天亮,玉林村的村民都能看到周圍驚天的變化。
一座雄偉的大城正在慢慢形成,這座城,完全和一州州府的主城一模一樣,有護城河,有排水道,所有的一切都考慮進去。
第一個月,杜謙偷偷去了海外十次,從清音島運來又百萬軍士,百萬工匠,正式開始,慢慢把海外的力量往國內轉移。
一個月後,霍平敵等人發現,玉林村的消息完全被封鎖,派出的暗探都被杜謙的軍隊阻擋,就算軍中一位下品宗師出去,都被杜謙手下的宗師擋了回來。
不對勁啊。
霍平敵打算親自去拜訪一下杜謙,必竟身為這裏的軍事主官,他還從來沒去拜過杜謙。
當霍平敵得到杜謙的同意,帶著十幾個輕騎來到曾經的玉林村時。
霍平敵傻眼了。
一座高達二十丈的巨大之城,比玉州城還高,全是用一塊一塊千斤萬斤以上的青鬆石堆積而成,這種青鬆石,產自海外,堅硬異常,就算用晶炮,也要幾十炮打在一個地方才能打碎一點。
青鬆石極其珍貴,出產又少,天下諸國,隻有在各國的京城,才會用這種石頭來建造一段主要的城牆,用來防止敵國的炮擊。
而杜謙這個大手筆,竟然把整個城池都是用青鬆石堆成。
嘶,霍平敵倒吸一口冷氣,看的差點從馬上一頭截了下來。
抬眼再看城牆上,密密麻麻的炮口,好像比玉州城所有的炮加起來還要多。
泥瑪,你這是要造反嗎?霍平敵驚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