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江逐年的炮擊,逼的大漢突然發兵攻擊大風,大風東北一線告急,在海州與血旗軍相持不下的大風、東本國聯軍,得不到大漢的後援,隻好退兵,隨後從水路支援大風濱州。
這一下四路大軍少了兩路,血旗軍連夜趕路,在崖州迎頭痛擊大風和法拉西的聯軍,一天時間就把他們重新打下了海。
此時,大風都統洪三桂、名將曹守仁相繼被人剌殺,四路大軍完全崩潰,撤退百裏,退回了河口鎮。
原本完美無缺的四路大軍,在杜謙的暗助之下,成了大風損兵折將的一場大敗。
這次戰役,大漢損失最重,大風也折兵近三十萬,北營水軍精銳損失近一半。
而大堅雖然被對方打上了國內,但是除了兵營、民房有所損失,陣亡的將士還不到五萬。
全部的消息傳到大堅城,大堅朝庭群起激昂,興奮萬分。
滿朝上下,歌功頌德,人人都稱天佑大堅,大風完美無缺的四路大軍,都敗退下去,天下還有什麼能抵擋大堅的雄霸?
此時,朝中有人提請了這次的大功臣。
天道盟弟子,大堅三皇子杜分候,先身士卒,夜闖軍營,單身擒拿江逐年,逼的江逐年炮擊大漢,引的大漢發兵大風。
更有天道盟高手,受杜分候所請,連夜剌殺洪三桂和曹守仁,杜分候三皇子為朝庭,可謂盡心盡力,奮不顧身。
杜賢民聽了,龍顏大悅,杜分候爵位不變,薪升三級,封地擴大為五千裏,食邑成為二十萬戶,私人的侍衛可以擴為一萬人,每樣都翻了三倍以上。
同一天,天道盟立杜分候為‘天道之子’,天道之子的意思是天道盟下任盟主的候選人。
天道盟原有天道之子三人,加上杜分候合稱天道四子。
朝中文武,人人稱頌,即為天道盟繼承人,自然不會再想世俗皇位,各路大臣使勁的為杜分候歌功頌德,要杜賢民加大懸賞。
就連瓊州的酒樓,也人人讚頌杜分候。
“要不是三皇子挺身而出,這次大風軍隊差點就打到我們瓊州城。”
“就是,聽說瓊州最前線的縣城被海外蠻國洗劫一空,皇帝陛下雷霆大怒,朝庭已經下了征兵令,再征百萬海軍,將來要打到那什麼法拉西國去。”
“還有那東本國,小小島國也敢狐借虎威,我若年輕十歲,一定報名參軍。”
“依我說大風國第一個要掃滅,竟然聯合海外蠻國,與野人合作,欺我國人,實在可惡?”
“你們聽說過沒有,三皇子杜分候,在無盡之海斬殺蠻國高手無數,聽說連什麼商盟的人,一夜之間都讓他屠盡,就是因為那商盟的人罵了我們大堅的人。”
“殺的好,殺的好,三皇子果然是人中之龍,若是他做了我們的皇帝,該多好。”
杜謙坐在那裏,聽的幾乎一口血接著一口血,自已用了杜分候的詩,這王八蛋反過來把我的功勞全算到他頭上。
朝中和世俗民間都還有人替他造勢,肯定是天道盟在暗中助他。
天道盟啊天道盟,看來我們注定是死敵。
這時杜謙就覺的自已沒杜分候聰明,這種事,早就該想到會有人出來搶功,若是早用點手段也輪不到杜分候出名。
現在父皇對他越加看重,我的日子恐怕不好過了?
他擅自離開大堅,一去近二個月,這次回到京城,還不知道杜賢民會發什麼濤天大火?
坐在那裏想了想,最近恐怕還不能回京城,這次大堅雖然沒事,但是大風和蠻國攻了進來,沿海一線損失慘重,杜賢民給搞的焦頭爛額,肯定真在不爽,自已現回去,就是觸他的黴頭。
算了,先去看看何斬他們?
杜謙打定注意,起身就往鐵士營而去。
瓊州鐵士營分駐瓊州六座大城,何斬他們的三營就在瓊州城的城外三十裏處,據說這次沒和大風對上,全營連夜趕到前線,大風、蠻國聯軍卻已經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