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枚舍利與一般的宗師舍利不同,裏麵就像一個儲物的世界。
不過,隻儲藏了兩部經文。
杜謙得到後,一直到現在都沒好好看過,就是因為心中總覺的這是佛門神通,我杜謙又不當和尚,學了就會感覺有點便扭。
現在想想,反正連大空寺住持掌教才能學的‘法外金身’都學過了,不妨也看看這兩門神通又如何?
他現在,從唐清那裏學過天道盟的神通,從宋音那學過真陽教的神通,從石曉煙那學過十三寨的神通,再加上大空寺的,天下的玄門他學了好幾家的。
可以稱為博覽天下,下一步就要取其精華,集諸家所長,創造出自已的神通。
杜謙先看的是‘阿彌陀佛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
暈,這佛經我怎麼看的懂?杜謙才看了一眼,心裏就是一涼,當日禪心傳他‘法外金身’並不是佛經,而是一門神通,直接貫注進他的腦海,永世都不會忘記。
現在一看這‘阿彌陀佛經’,句句都是佛經,那裏像是神通?
“大概的意思可以揣摩,但是這樣能練出神通?要是有白話版的就好了?”杜謙心中剛剛想了這句話。
就見舍利之中的佛經忽的一變,又一段文字出現在他的麵前。
‘我親自聽到這麼說:有一次,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中,同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們在一起集會講經說法。這些大比丘們,都是修行得到成就,證到大阿羅漢聖位的大聖人。他們既是大眾早已聞名的、學佛人的良師益友,也是實實在在了知真如諦理、博通唯識學種種名相的大善知識。他們的名字是:長老舍利弗、大目犍連、大迦葉、大迦旃延、大俱希羅’
他心中剛想,那佛經就變成了白話,並且就在他細細看著這白話‘阿彌陀佛經’時,那舍利之中,突然佛光閃爍,出現一個盤膝而坐的佛門高僧。
這個高僧麵目慈善,年約六旬,對著杜謙微微一笑,口吐真言:
“每部經有別名及通名——”
“通,是通於諸經,別,是別於此經。”
“有五種人可以說經,但其中四種人所說的經典,則須經佛印證後,方能稱為經,否則不能稱為經。這五種人是:(一)佛。(二)佛的弟子。(三)天上的人。(四)一切之天人。(五)化人,化者變化的人。”
“此部經是佛金口所講、不問自說的妙經。其他的經典,則是請問而說的。唯獨彌陀經是佛不問自說的。為什麽呢?因為此經的道理太玄妙了,一般聲聞的智慧達不到,一切菩薩也不明白,故無人請問淨土法門的因緣,——”
“這部經為什麽重要呢?佛法將滅時,最先滅的是楞嚴經,——”
“楞嚴經滅後,接著其他經典亦相繼消滅了。那時雖有紙,但紙上沒有字。最後隻剩阿彌陀經,在世上多停留一百年,會度無量無邊的眾生。”
“以後六字洪名中,‘南無’兩字又沒有了,就剩‘阿彌陀佛’,再下去一百年,佛法就沒有了。故此部經是最後才滅的,故非常重要——”
隨著這高僧的講解,像是給杜謙打開了又一扇門,佛門神通的奧密一點一點展現在杜謙的腦海中。
“我不是佛,也是佛的弟子,更不是天上的人,一切之天人,但能傳承此經,難道我是化人?”
“化者變化的人?我以學子杜謙變成六皇子杜謙?不正是佛門所說的化人?”
“難道我真的和佛有緣?”
杜謙一邊聆聽講解,一麵體會佛經,這門‘阿彌陀佛經’簡直是包羅萬象,一切佛經的真諦,正如這高僧所解釋的,上古紀元大滅,佛門真經,一部部消失在天地之中。
其中‘楞嚴經’最先破滅,接著其他真經一一消失,最後隻留下‘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存在於天地之中。
這六字一滅,佛法就真正消失,從此天地之間再也沒有了佛門,他是佛法的真諦,一切佛門的根源。
等到紀元終於到來之際,這六個字也抵擋不住紀元大滅的災難,開始分解破碎,先後失去了‘南無’兩字,而‘阿彌陀佛’四個字,則分散於星辰宇宙中的四方角落。
紀元之後,這個四個字經過億萬年的天地滋養,竟然開出神識能修練成僧,他們逐漸長大,步步晉升,最後終於在不知多少年前,重新合一,重逢那天,佛光普照,佛蓮滿天,天上地下都是‘阿彌陀佛’之聲。
為了重建佛門,傳下佛法,四大高僧舍身化書,用失去生命,變化成經,重現了上古佛門重寶‘阿彌陀佛經’。
此後所有人佛經都是用後人從這‘阿彌陀佛經’中悟化而來。
何謂佛?佛是大覺者,所有一切都覺悟了,絲毫的迷惑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