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重新定義IT
綜述
作者:馬文方
這是一個產業變革的時代。
日益火爆的移動通信市場為什麼讓昔日霸主摩托羅拉和諾基亞要麼金身難保,要麼苦苦掙紮?曾經顛覆了唱片業的蘋果音樂播放器,為何身陷“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境地?曾經稱雄全球的日本消費電子工業為何正遭遇全行業的虧損?經曆了3D電視、智能電視後,電視機路在何方?
當人們探究,是什麼力量改變了這些風馬牛不相及的市場的遊戲規則時,卻找到了同一個答案——軟件。
事實上,用“軟件改變”已經不足以表達軟件所擁有的能量,於是,我們選擇了“軟件重新定義”。
軟件帶來的顯而易見的好處是增加了產品的靈活性。格魯夫在《隻有偏執狂才能生存》一書中談到,英特爾在處理1994年發生的奔騰芯片浮點計算缺陷時的糾結,盡管出錯的概率幾乎到了可以忽略的程度,但最終在輿論壓力下,英特爾做出召回所有問題芯片的決定,英特爾為此付出4.75億美元的代價。在第二年推出的Pentium Pro時,英特爾已經為芯片預留了補丁接口,可以像軟件補丁一樣,通過補丁加載微代碼來修改芯片的部分硬件缺陷。
軟件帶來的靈活性還表現在通過軟件升級來不斷改善產品的性能。這種改善是基於時間維度的,因為隻涉及單一用途的產品,所以軟件靈活性在縱向上的體現,隻是表現在產品性能的改善上。
而談及軟件定義則更多地是以產品的通用性來衡量的,或者說在同一時間點上增進產品的功能。當一個產品平台上有多種軟件可供使用時,也就意味著該產品具有多種功能,這可以說是軟件靈活性在橫向上的體現。
PC的成功有目共睹,我們可以從三個不同層麵探究PC成功背後的因素:從產業上看是規模經濟模式,從市場上看是基於開放標準帶來的競爭,而從用戶角度看PC是一個通用計算平台。所謂通用平台就是應用的普適性:當用戶打開Office時,PC就是一個OA設備;當用戶打開遊戲軟件時,PC就是遊戲機;當用戶打開視頻聊天軟件時,PC就是免費的可視電話。總之,有多少類型的PC軟件,就可以在軟件運行時把PC定義成多少種專用設備。
恒基偉業是一個典型案例。“呼機、手機、商務通,一個都不能少”的廣告在央視鋪天蓋地地播放,成為品牌營銷史上極為成功的經典案例,然而,恒基偉業這個品牌卻日益衰落,原因在於恒基偉業對智能手機的應用整合能力缺乏清醒的認知。
軟件重新定義產業的路徑是,在數字化的基礎上,通過對產品功能的改變和對硬件的替代重新定義產品,進而顛覆市場格局,最終實現對產業的重新定義。
移動通信終端產業便是軟件重新定義產業的典型案例。摩托羅拉曾經稱霸移動通信時代,它的曆史甚至被譽為移動通信史,但當移動通信從1G升級到2G後,話務信道從模擬技術切換成數字技術,通信係統的複雜度提升了一個數量級,摩托羅拉擅長的模擬技術已經難以勝任。加之數字技術中語音清晰度又與通話距離無關,從而又讓諾基亞和愛立信輕易打破了摩托羅拉在語音清晰度上建立的技術壁壘。數字化浪潮隻是改變了手機的市場格局,而手機的屬性並沒有多少改變,還是以語音通信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