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引言亂世降臨(1)(1 / 2)

我希望自己所做的一切預測都是徹底錯誤的。但問題是,種種跡象表明,我的預測是千真萬確的。

——史蒂芬·李柏

雖然米塞斯早就警告過“財政和貨幣把戲隻能收到表麵的一時之效,從長遠看它肯定會讓國家陷入更深重的災難”。但掌權者顯然沒有將這樣的忠告聽進耳朵裏去。相反,隨著2007年經濟泡沫的破滅,那些善於道聽途說的掌權者,從凱恩斯那裏獲取了他當年的瘋狂之念——通過貨幣和財政予以大力刺激。他們試圖用刺激政策複蘇經濟。從因果關係來看,今天世界經濟的麻煩實拜2008年的刺激所賜。更為緊要的是,世界人口老齡化問題隻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變得更為嚴重,越來越多老人需要贍養,能創造財富的勞動力日益減少。世界性的債務問題猶如雪球,隻會越滾越大。在這個民粹主義當道的世界政治格局下,我們可以預見的是,政府隻能開動印鈔機,為其龐大的支出進行貨幣“融資”。而其結果又隻能是創造更大的通脹和更大的債務,整個世界也因此進入一個惡性循環的亂世之中。

瘋狂之念

世界經濟再次探底的陰影終於在2011年8月橫掃全球資本市場,各地股市呈現一片拋售景象,在短短兩周之內,數以6萬億美元計的財富瞬間蒸發了。這種恐慌性拋售,透照出之前市場對於正常周期性複蘇的預期是錯誤的。

而引發這次恐慌的肇因,卻是再度出現的類似於2008年秋季的違約危機。隻不過,上次的麻煩製造者是那些金融機構,而這一次則是政府。然而,2008年的危機應對之策恰好是當前債務危機的根本原因。對於這種風險,事實上早於2007年,我就曾予以警告:

美國目前的問題,本身就是因為過去格林斯潘所采取的低利率政策而產生的過度消費所造成。這個時候予以降息,隻是將問題往後拖延了而已。

我認為美國,甚至包括緊步美國後塵的全球各經濟體,應該做的是將問題解決在當時而不是留給以後。我當時這樣寫道:

目前美國和全球經濟的安危,主要係於現任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一人身上。他需要做的僅僅隻是徹底切斷與“格林斯潘”式政策思路的任何聯係。然而這需要更多的智慧、勇氣及挑戰精神了。

很不幸,在美國,無論是布什、奧巴馬還是伯南克,他們非但沒有與“格林斯潘”式的政策思路予以切割。事後來看,他們的手段與格林斯潘的政策相比,那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當然,這一切得“感謝”他們從若幹年前的“拙劣”的學者那裏獲取的瘋狂之念。

對於約翰·梅納德·凱恩斯的很多觀點,我們有足夠的理由去予以懷疑、反對甚至駁斥,但我們又不得不承認,有時候傻瓜也能夠說出智者的語言。

經濟學家和政治思想家的思想,不管其正確與否,都比通常所認為的力量更大。事實上,世界是由少數思想統治的……善於道聽途說的瘋狂掌權者,從若幹年前的拙劣的學者那裏獲取瘋狂之念。

這句經常被人們引用的名言,是凱恩斯勳爵在75年前寫就的,用它來描述當前的世界政治經濟,特別是各國政府的經濟政策,與凱恩斯主義之間的這一曖昧關係,無疑是再恰當不過的了。

2006年春末,美國房市的虛弱無力變得明顯起來。房價開始下跌,起初比較慢,後來越來越快。根據廣為使用的“凱斯-希勒房價指數”,2007年第二季度,房價隻從一年之前的頂點下降了約3%,而其後的一年時間裏房價下跌了15%以上。在佛羅裏達州沿海地帶等泡沫嚴重的地區,房價降幅遠大於此。2007年9月,美聯儲開始大手筆降息,企圖以此來刺激消費、避免經濟衰退。

但縱是如此,正如我在那篇文章中所論述的那樣,美國經濟還是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崩潰的邊緣。對於這一境況,一些添油加醋者這樣描述:“在2007~2008年,當全球經濟被次貸危機百般蹂躪時,整個人類世界如墜深淵。2008年第四季度和2009年第一季度,全球經濟活動雪崩的景象唯有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大蕭條或可比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