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大學畢業去支教(1 / 2)

第1章大學畢業去支教

“世界上,有一種工作如果你沒有經曆過?1?就不會知道其中的艱辛付出;有一種艱辛付出如果你沒有經曆過,就不會體會其中的快樂;有一種快樂如果你沒有經曆過,就不會領悟其中的純粹;有一種純粹如果你沒有經曆過,就不會感受到其中的幸福。 Ww WCOM這就是支教老師!”

------題記

大學畢業那年正趕上金融危機,我麵臨失業的窘況。臨畢業前期,71歲高齡的大學老師語重心長地對我們:“同學們,西部還很缺老師呢,你們可以去。我覺得當一個老師也不錯!”我思索再三,最終背上了西去的行囊。我坐在汽車上,望著窗外一株株挺拔的白楊樹,我想年輕人就應該像他們一樣挺直軀幹向上生長。我一路西行,從貴安穿新穀至邯靈,過三門市。

美麗的三門市,南依伏牛西望古城長安,北隔黃河望三晉。我沉醉於黃土高原的美景,充滿好奇地望著神秘的窯洞,側耳傾聽著濤濤黃河水。一排排漂亮的窯洞,錯落有致地碼放著,窯洞門前空地上有許多大樹,看上去這種院落十分美麗。在三門市火車站,我看到了詩人賀敬之的詩句,我站在石刻前沉思。我想起了他和他的詩歌。他的《回延安》、《桂林山水》等等在我耳畔響起:“心口呀莫要這麼厲害地跳,灰塵呀莫把我眼睛擋住了……”望著塑像,我感歎:久聞大名,又似曾相識。隻見石刻上的詩中寫道:水過三個閘門故稱三門。

清冷的寒風從臉頰撫過,望著如織的人流,看著夜晚輕柔黯淡的燈光,一種迷茫湧上心頭。來不及沉醉,來不及等待,我背起了行囊,開始坐船渡過這偉大的母親河---黃河。第一次看到黃河,有一種不出的親切,但也有些許失望。黃河之水就是一團渾濁的泥漿。我不敢相信我的眼睛,也不敢相信這就是黃河。過中條山就到s境內了,行走在黃土高原上,看到這一條高大的山脈,心裏激動不已。遠望去,山上的石頭翹愣愣地,如刀刻一般。一條條盤山公路,似五彩的綢帶纏繞在半山腰。山路曲折陡峭,汽車緩慢前行。望著這險峻的大山,遙想八仙之一的呂洞賓,當年在中條山鑿洞修煉,羽化得道成仙。神仙都留戀此景,人何以堪?聽後人在芮城修建了永樂宮,來祭拜這位神通廣大的仙人,祈求庇護一方。

車子在s境內出了故障,去西安的計劃擱淺了,我不得不在永濟城停留幾日。

永濟曆史悠久,舊稱蒲板,有“愛情聖地”之美譽。於是,我決定去《西廂記》故事的生地看看,感受一下當年張生與瑩瑩幽會的感覺。初進普救寺,神秘幽靜,古老的塔映襯著古老的衙門。古老的黃土山傾聽者古老的故事。在僧侶的暮鼓晨鍾聲裏,我在蛙鳴塔前扣擊,聆聽大自然的聲聲啼叫。鴿子從塔頂飛出,賣弄著優美的身姿,掩映著落日的餘暉。遠望宏偉的鸛鵲樓,古樓與黃河遙遙對望,此刻我有種登鸛鵲樓的衝動。我吟誦著:“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在普救寺遊玩時,無意中的交談得知,運河地區的垣河縣教育落後,條件艱苦。我當時決定,繞道垣河去看看,是不是需要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

汽車在蜿蜒的山路上顛簸著,我透過窗戶,望見黃土高原上那貧瘠的山梁和一片片幹旱的莊稼。玉米田裏的葉子在焦灼的烈日下抽搐著。泛著白色的鹽堿地裏,除了玉米就是孤獨的西瓜。一個個碩大的西瓜,滾落在田埂。一層層的梯田,錯落有致地散布在山坡上。勞作的人們弓著彎曲的脊背,遠望去,就像一株被沉重的果實壓彎的梨樹。近處果園裏,一串串紅彤彤的蘋果,在枝頭翹望著遠方的村落。也許在期盼著甘霖的早日到來。我到了垣河後,找到了一所叫“水塔”的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