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隨筆六 斑斕(1 / 1)

室內工作的環境。即便是在陽光明媚的白天。也亮著日光燈。厚重且沾滿油汙的灰色係窗簾。但是。耀眼的光束依舊能夠透過重重阻隔。照進來。形成一片片投影。隱隱綽綽。稀釋濃稠的單調。無端的讓我覺得斑斕。

很小的時候。就認同彩色的反義詞就是黑白。到現在突然意識到。那麼。誰能肯定黑色和白色不是一種彩呢?

又到了一個黑色六月的終結。離開學校整整一年。外麵的世界沒我想象的斑斕。單調的重複。思考的能力。反應的能力。都在退化。突然間覺得很懷念曾多次抱怨的“三點一線”式生活。那些冬日的暖陽。那些明朗的嬉鬧。那些仰望天空的臉龐。還有那些“剪燭西窗”的長談。如此的近又如此的遠。

其實並不是“三點一線”不是麼?原本就是屬於色彩斑斕的青蔥歲月。

所有懷念的言語。都將類似悼詞一般的在一片嗚咽聲中凸顯得淡定。

誰曾說過的“回憶是一把溫柔的鋼刀”。

終於熬完了夜班。不僅僅是累還有恐懼。在這種除了工作就是睡覺的生活模式裏。有些東西都消失不見了。去以前一些好友的51裏看看。發現他們都有了不同的日子。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在家做小學老師的女同學。不善文辭的她在51主頁裏記錄了一篇一篇的日誌。那絕對隻是一種平鋪直敘。毫無華麗可言。但卻真實的令我感動。忍不住一篇一篇的閱讀下去。

星期一的周會。星期二的班務處理。星期三的聽課。還有春夏之交同學們的感冒。我突然發現那種樸實無華的詞藻堆砌起來的情感是矯揉造作不來的。

關於珍惜的話題。也並不再是鮮見的了。至於最該珍惜的是什麼。我本能就想到生命。一位同事說是得不到的和失去的。那麼我認為得不到的跟失去的不是最該珍惜的而是最值得想象和遺憾的。非要矯情的來歸納該珍惜的是什麼的話。我想到了一句古詞“憐取眼前人”。

若要說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我以為如果隻因一句“我愛你”便糾結在一起。這種愛情還太顯單薄。雖說有些東西是經不起考驗的。但某些決定至少也不能夠太倉促。有人用海鳥跟魚的愛情故事來形容兩個不同世界的人的相愛。有人說海鳥將魚吃掉就可以在同一個世界裏相愛了。可是。我卻憂愁起來。將自己心愛的東西吃掉就可以永遠的相親相愛了麼?

相愛的兩個人可以是最親近的人也可以是最疏遠的人。一對夫妻在麵臨糾紛的時候。妻子被打傷倒地。丈夫卻拔腿就跑。事後還滿臉驚恐的說“一個人死總比兩個人都死要幸運啊”。一雙熱戀中的情侶被困山洞。麵臨饑餓和死亡。男友維持她生命的緣由是食她的肉以求自己存活。

這些是不是都是正常現象?

所以。若真愛一個人就和他經曆一場災難。劫難中背過去的臉龐就是一顆心。是鮮紅的還是扭曲的?人本不能用來料想。越大的概念就越是虛空。

但不應該是心讓愛燦爛斑斕麼?

又是上白天的班了。就這樣三個星期三個一反複。被那些換來換去的奇奇怪怪的圖案和線頭折磨的精疲力竭。

生活不能就此褪掉本該斑斕的色彩。

一直覺得不自由。一直都在負荷一些無形的東西。生命中的那些重的輕的鋪天蓋地肆意的來去。比如說。為什麼我不能想去哪就去哪而要安安穩穩的工作?為什麼我一獲得一丁點的自由就用一通又一通的電話來對我轟炸?為什麼要我去承受別人的期冀?每個個體的生存與死亡不都應該是獨立的麼?為什麼要存在依附與被依附?

節日要回家。可是以前老師明明有說節日年年有。要以學習為重。那麼。現在的版本應該就是以工作為重吧。一年難以著家。還記得是哪一年有過這樣一種思潮“論感情親疏”。而我。也確是一個感情不濃烈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