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6章 第一百?? 如何調動行政事業單位管理資產的主動性(1 / 3)

臨沂市地方稅務局 朱孔方

行政單位國有資產是行政單位開展公務活動、履行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的物質基礎,是國家政權建設的物質保證。有效規範和加強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能夠維護國有資產的安全和完整,優化國有資產配置,提高國有資產使用效益,保障行政單位更好地履行職能,對於推進行政管理體製改革、完善公共財政,降低政府行政成本和服務成本,樹立政府良好形象,推進節約型社會建設意義重大。

一、努力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管理資產的認識

(一)當前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中的問題及成因

當前,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數量大、品種多,管理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

1.基礎管理工作比較薄弱,存在家底不清、賬實不符現象。

2.資產配置不均,使用不公。尤其在房產和公務用車配置方麵,苦樂不均,個別單位超編、超標現象嚴重。

3.資產使用效率較低,存在閑置浪費現象。

4.資產管理不善,容易流失。資產流失主要發生在三個環節:在購置環節,購買質次價高的產品或者工程;在使用環節,出現損壞和丟失現象;在處置環節,隨意性大,低價出售、無償出借等時有發生。另外,由於曆史原因和來源渠道的多樣性,政府劃撥的土地、房產和購置的車輛等部分資產產權不清晰,常常以賬外資產的形式存在,容易出現“誰都負責,誰都不負責”的問題,極易發生流失。

上述問題各單位都程度不同地存在,幾乎涵蓋了資產管理的各個環節。這些問題成因複雜,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1.管理製度不夠健全完善,製度創新不足,管理創新滯後。

2.管理體製的原因。在傳統的管理體製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一直是分散的,國有資產被各單位分散占有和使用,實質上成為各單位所有,作為所有者的國家產權相對虛置,管理權威不強,調劑難度大。

3.資產使用缺乏評估和監督。

4.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意識淡薄,管理方法落後;部分單位由於經驗不足、監督不力,決策容易出現失誤。

5.行政事業單位沒有嚴格資產配置標準,資源配置不科學,管理不善,使用行為約束軟弱。有些單位為了追形式趕時髦,對一些尚能正常使用的資產提前更新,或者為了購買新的設備對一些在用設備不進行正常的維護和保養,甚至破壞性的使用,造成了這些設備的加速老化和提前報廢。最典型的就是計算機設備的浪費。

(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意義重大

1.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深化行政事業管理體製改革的客觀要求。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物質條件,做好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合理配置資產,提高資產使用效率,有效降低行政事業成本,保障行政事業單位履行職能,進而提高行政效能。同時,通過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可以消除不同單位之間因資產數量不同而造成的苦樂不均現象,促進行政事業單位改變工作作風。

2.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是建立和完善公共財政的必然要求。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主要是由財政性資金形成的,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管理是預算管理的延伸,與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收付製度一樣,都是公共財政的重要內容。由於行政單位占有資產的數量對預算分配有著重要影響,要提高預算編製的完整性、規範性和係統性,就必須把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運行結果體現在部門預算之中,否則預算編製的信息就不完整、不準確、不真實,預算編製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就難以提高。因此,建立和完善公共財政必須加強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

3.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必然要求。通過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資產配置、使用、處置各環節的監督管理,提高資產管理的公開透明度,有利於從源頭上避免隨意購置、違規處置、擅自定價、截留收入、暗箱操作等腐敗現象的發生,促進黨風廉政建設在資產管理領域的深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