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青少年舞蹈教學方法(1 / 2)

文:王寅(武漢體育學院)

青少年體育舞蹈專業的學生已經成為我國體育舞蹈項目的一支非常強大的後備力量。他們年齡小、精力旺盛,想象力豐富,對新事物充滿好奇,更有探究心理。但同時也更容易受外界幹擾分散注意力。所以,舞蹈教師在教學中所采用的方法,不應該是主觀隨意的。正如其他學科一樣,要依據學生的年齡、能力、性格製定教學內容和方法。

塑造正確審美觀

體育舞蹈是一種從西方傳入中國的運動,它的審美標準和國內青少年的主流審美觀不完全一致。那麼,在青少年學習體育舞蹈的初期,教師一定要培養學生建立正確的體育舞蹈審美觀,通過各種方式對學生的發型、服飾、站立姿態等提出要求,鼓勵學生認識“美”、追求“美”。目前,無論是體育舞蹈專業院校,還是舞蹈業餘學習班,樹立學生正確的體育舞蹈審美觀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

1、講解並示範舞蹈動作。無論是教授新的動作,還是複習學過的動作,教師都要通過講解或親自示範伴以講解,如動作名稱、動作要領,幫助學生全麵理解舞蹈動作的優美之處,避免做這個動作時容易犯的毛病。

有些學生完成舞蹈動作時長期不得要領,得不到提高。究其原因,常常是因為在最初教學時教師的語言不準確或示範得不標準,從而讓學生產生錯覺和誤解。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越努力卻跳得越糟、越不好看。所以,老師在講解、示範舞蹈動作時,一方麵要使用準確的語言描述,另一方麵也要堅持練功,保持較好的體形和體力,保持身體應有的舞蹈所需要的協調。

2、講述舞蹈知識。在體育舞蹈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教授正確的舞蹈動作和技巧,更是傳授各種舞蹈種類的知識,以及體育舞蹈與其他舞蹈種類的比較,還有關於對於音樂的理解與感覺等。這樣才能讓學生理解體育舞蹈的內涵,更快更好地建立體育舞蹈審美觀。

3、滲透舞蹈思想。所謂舞蹈思想,包括性格、表情、與舞伴的相處方式、舞蹈風格等。這方麵往往不是教師有意識準備的,而是下意識的影響。比如在學生上課遲到、不按規定穿戴舞服或舞鞋時,教師的處理方式,甚至是習慣語言,都會滲透給學生,學生會情不自禁地模仿老師的言行。

靈活運用語言,激發學舞興趣

在青少年時期,學生往往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某件事情,如果沒有興趣則很難長久地堅持。那麼,作為舞蹈教師,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使用生動而有趣的教學語言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興趣,從而減少舞蹈訓練中的痛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