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參考文獻(1 / 3)

[1]李懷祖,管理研究方法論[M],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0.

[2]魏傑,中國企業二次創業,中國經濟出版社,2000.

[3]秦誌華,人力資源管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4]於秀芝編著,人力資源管理[M],經濟管理出版社,2003.1.

[5]鄭曉明編著,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導論[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17.

[6]黃津孚,現代企業組織與人力資源管理,人民日報出版社,1994.3.

[7]楊清編著,人力資源戰略[M],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3.

[8]詹·W·沃克著,人力資源戰略[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1.

[9]趙署明編著,人力資源戰略與規劃[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1)。

[10]趙署明著,人力資源管理研究[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11]顏士梅,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經濟管理出版社,2003.

[12]趙耀主編,人力資源戰略[M],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7.

[13]汪玉弟主編,人力資源戰略管理,立信會計出版社,2007.

[14]文躍然著,人力資源戰略與規劃,複旦大學出版社,2007.

[15]寒武編著,人力資源戰略與規劃[M],中國發展出版社,2007.

[16]戴昌鈞主編,人力資源管理,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

[17]李曉宏,餘再東主編,人力資源管理[M],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18]鄧國取主編,人力資源管理,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

[19]卿濤主編,人力資源管理,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

[20]趙誌泉,羅明亮主編,人力資源管理,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

[21]何金泉,中國民營經濟研究,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

[22]李亞主編,民營企業發展戰略[M],中國方正出版社,2004.1.

[23]李亞主編,民營企業創業管理[M],中國方正出版社,2004.1.

[24]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編。1993~2006年中國私營企業大型調查,中國工商聯合出版社,2007.5.

[25]張厚義等主編,中國私營企業發展報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1)。

[26]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小企業司編,中國中小企業發展報告(2007),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6.

[27]吳家曦主編。2007年浙江中小企業發展報告,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1.

[28]萬瑞嘉華經濟研究中心編著,中小企業人力資源戰略,廣東經濟出版社,2002.4.

[29]陳維政,餘凱成,程文文,人力資源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0]李燕萍等,人力資源管理,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

[31][美]安東尼等著;趙緯等譯,人力資源管理:戰略方法[M],中信出版社。

[32][美]查爾斯R·格裏爾,戰略人力資源管理[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33]邁克爾·阿姆斯特朗,戰略化人力資源基礎,華夏出版社,2004.

[34][美]加裏·德斯勒(Gary Dessler)著。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monography],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9)。

[35]雷蒙德·A·諾伊等,人力資源管理:贏得競爭優勢,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36][美]勞倫斯·S·克雷曼,人力資源管理:獲取競爭優勢的工具,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37][美]伊查克·愛迪斯著,趙睿譯,企業生命周期,華夏出版社,2004.

[38]Ansoff,1gor.Corporate Strategy。New York:McGrawHill,1965.

[39][美]John M.Ivancevich.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8th),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40][美]彼得·聖吉(Peter M.Senge),第五項修煉(The Fifth Discipline).

[41][美]約翰·科特,企業文化與經營業績(Corporate Culture and Performance),1992.

[42]劉光明,企業文化[M],經濟管理出版社。2001.

[43]薑偉東,葉宏偉,學習型組織:提升組織的學習力,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10)。

[44]邁克爾·波特(M.Porter)著,陳小悅譯,競爭戰略[M],華夏出版社,2003.

[45]邁克爾·波特(M.Porter)著,競爭優勢[M],華夏出版社,1985.

[46]Peter F.Drucker.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p。264,New York:Harper&Brothers,1995.

[47]Fred R.David(U.S)Strategy Management6th。1997.PrenticeHal International,Inc.

[48][美]Jeffrey P feffer.求勢於人——釋放員工能量:實現競爭優勢,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49]Larry E Greiner.Evolution and Revolution as Organizations grow。Harvard Business Review.July/August,1972.

[50][美]約翰M.伊萬切維奇(John M.Ivancevich)著,人力資源管理,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9)。

[51]張紹明,試論現代民營企業的發展戰略[J],經濟師,2003(3)。

[52]許潔,我國民營企業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J],現代企業,2003(6)。

[53]武文生,民營企業發展戰略選擇[J],有色金屬工業,2003(7)。

[54]曉亮,以人為本——從戰略高度看民營經濟發展[J],中國工商,1999(10)。

[55]李義平,民營企業二次創業的思考[J],中國中小企業,2000(8)。

[56]貝洪俊,民營企業二次創業問題研究——浙江省民營企業的調查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02(4)。

[57]謝新華,企業生命周期與人力資源戰略[J]。HR經理俱樂部,2006.2.

[58]王重鳴,創業模式和人力資源戰略問題[J],國際學術動態,2006(1)。

[59]馬可一。SHRM:理論和實踐上的新發展[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3.10.

[60]馬可一,王重鳴。HR捆綁:21世紀人力資源管理的新視角[J],科研管理,2004.1.

[61]戚振江,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研究進展[J],科學學研究。2002.5.

[62]陳麗芬,民營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人力資源管理策略分析[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2,15(2)。

[63]陳德俊,不同戰略範式下的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綜述與比較[J],管理科學,2004(6)。

[64]陳文標,阮兢青,民營企業的人力資源戰略研究[J],商業研究,2005(14)。

[65]張美琳,從人事管理到人力資源戰略管理[J],企業經濟,2004(8)。

[66]安鴻章,論影響企業人力資源戰略的主要因素[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2(4)。

[67]趙署明,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研究現狀分析[J],科研管理,2004(1)。

[68]陳芳,人力資源戰略: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工具[J],湖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12(4)。

[69]馮雅男,淺談人力資源戰略與企業績效[J],中國人才,2008.2.

[70]周潔,人力資源戰略與企業競爭戰略的整合[J],商場現代化,2008.5.

[71]陳紅梅,淺談中小企業人力資源戰略分析[J],人力資源開發,2008.

[72]謝新華,企業生命周期與人力資源戰略[J],人才資源開發,2006.2.

[73]王坤,企業戰略與人力資源戰略的匹配關係探討[J],商業時代,2008(10)。

[74]胡春森,曹菲,民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策略研究[J],當代經濟,2008(4)。

[75]林一凡,家族企業人力資本運營缺陷分析[J],人力資本論壇。2004.

[76]印德祥。21世紀企業文化戰略的思考[J],企業研究,2004.6.

[77]陳璧輝,職業生涯理論述評[J],應用心理學,2003(2)。

[78]Schuler。R。S。&Jackson S。E。Linking competitive strategies with human practic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Evecutive。1987.1.

[79]楊泉,民營企業發展戰略的人力資源管理支撐[D],河海大學,2005.12.

[80]張銳,基於民營企業二次創業的高管團隊建設[D],浙江工商大學,2007.1.

[81]黃燁,浙江民營企業“二次創業”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6.3.

[82]康涵海,我國民營企業“二次創業”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3.10.

[83]王力加,基於民外合作的民營企業二次創業研究——以蕭山區為例[D],浙江大學,2005.4.

[84]戚振江,公司創業情境下人力資源組合策略及其多層次效應分析[D],浙江大學,2006.10.

[85]高曉霞,人力資源戰略製定及實施問題探討[D],武漢大學,2004.5.

[86]莫鳴航,民營企業人力資源戰略研究——民企二次創業時HR戰略定位與實踐選擇[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2.4.

[87]潘同洋,民營企業二次創業中的人力資源戰略研究[D],南開大學,2004.1.

[88]盧靜,中國民營企業人力資源戰略創新[D],廈門大學,2007.

[89]馬山水,我國民營企業管理熱點問題研究,[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

[90]陸穀孫,英漢大辭典,上海譯文出版社,1996.

[91][美]林恩·阿普紹著,塑造品牌特征,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92]王海濤等著,品牌競爭時代——開放市場下政府與企業的品牌營運,中國言實出版社,2003,38.

[93]何佳訊,品牌形象策劃,複旦大學出版社,2000,5.

[94][美]菲利普·科特勒著,梅汝和等譯校,營銷管理——分析、計劃和控製,第五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95]韓光軍著,品牌策劃,經濟管理出版社,1997,1.

[96]盧泰宏,謝飆,品牌延伸的評估模型,中山大學學報,1997年第6期。

[97]劉鳳軍,品牌管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98]何君,曆戟,品牌知識經營原理,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9年11月第4 版:168.

[99]陳雪冰,薑虹,合理利用品牌延伸戰略,現代商業,2008(5)

[100]邵榮昭,常連玉,品牌延伸的應用分析,商場現代化,2006(4)。

[101]王琦,品牌延伸決策模型及實證檢驗,上海交通大學,2008.

[102]牟淑雲,於文凱,企業運用品牌延伸策略分析,商業經濟,2004(11)。

[103]萬後芬,周建設著,品牌管理,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10.

[104][美]馬克·E。佩裏著,李屹鬆譯,戰略營銷管理,中國財經出版社,2003.

[105]周誌民,試論品牌延伸的邊界,商業經濟與管理,2001(7):15.

[106]雷平,《論品牌的危機防範管理》,《商業經濟文薈》,2003,(2)。

[107]劉永炬著,《實戰在中國》,京華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

[108]劉永炬著,《品牌苦旅》,京華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109]曾朝輝著,《跨國品牌失敗案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3月。

[110]劉勇,劉鳳軍,品牌延伸的AHP綜合評價模型及實證分析,蘭州學刊,2006(6)。

[111]鄭小勇,品牌寬度與消費者對品牌認同度的關係研究,工業技術經濟,2007(5)。

[112]金玉芳,董大海,等,消費者品牌信任機製建立及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南開管理評論,2006,9(5):28-35.

[113]周誌民,品牌關係指數模型研究:一個量表開發的視角,營銷科學學報,2006,2(2):2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