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企業的“公園”(1 / 1)

作者:徐斯霖

【 智囊導讀 】

美國的公司文化在經曆了資本主義初期狄更斯式的苦難曆程之後,對注重公司的長治久安和可持續發展還是有了深刻的認識,於是有了公司公園供社區居民享受。一座園林,相比之下可能算不了什麼環保的壯舉,但是這是一種意識,一種責任的體現,即怎樣能成為利益攸關者可信的合作夥伴。

關鍵詞:企業社會責任

百事可樂位於紐約州的珀切斯市的總部,除了幾棟不很起眼的辦公樓,真正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它邊上或說是環繞著百事總部辦公樓的雕塑公園,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公園,有世界各地的植物和樹種,有一望無際的綠色草坪,有一池碧水和自由遊弋的錦鯉。

更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一座座形態各異、趣味橫生的室外雕塑,這些雕塑散布在園林的不同地方,多出自名家之手。春夏之交,滿眼的綠意,噴泉的水柱直衝雲霄,一隻銅塑棕熊蹲在湖邊,沿著小徑,路邊不時看到現代派的雕塑,有的是行人和一把椅子,有的仿佛是羅丹的思考者,或是像南太平洋島國毛利人圖騰的圓柱,甚至還有亨利·摩爾的雙橢圓。

不管怎樣去理解這些雕塑的複雜哲學含意,對於在此享受清新空氣和園林的遊人們是無所謂的。因為百事可樂公司的這個雕塑公園完全對外開放,進門隻要讓門衛登記一下車牌號,即可堂而皇之地進入這座精心規劃布置的公園。隻要你不進入辦公區,就沒有人管你。還有百事退休老員工義務為來遊園的訪客做介紹,於是,無論春夏秋冬,周圍的居民都來此散步健身,感受自然的變化和大地的雲卷雲舒,天氣好時,有人在濃密高大的林蔭下野餐,冬季凜冽寒風中,仍有不能忘懷這裏永遠一片綠意草坪的人們裹著冬裝來散步。這個雕塑公園給人帶來的,遠非一個公園,而是一個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和對社區居民的關愛。

沒有統計過有多少美國公司修建了這樣的公園,但這一傳統似可追溯到十九世紀資本主義在美國大行其道的上升時期,從東岸杜邦家族的Long Wood Garden到西岸的亨廷頓圖書館,不少當時為這些家族享受的私家花園都在後來開放給公眾。而這些都有著意義深遠的影響,財富終不可能帶入天堂,這些創造了無數公司輝煌和個人神話的家族無不以多種方法,體麵地將自己享受的私產開放了給公眾,至於這些在股票市場上市的公司,在其股票開始公開交易的第一天,就必須擔負著社會責任和公眾道義,一座園林,相比之下可能算不了什麼環保的壯舉,但是這是一種意識,一種責任的體現。

中國人說富不過三代,又稱富貴不能兩全,聽之有理,不可全信。起碼,美國的公司文化在經曆了資本主義初期狄更斯式的苦難曆程之後,對注重公司的長治久安和可持續發展還是有了深刻的認識,於是有了公司公園供社區居民享受,有了代表現代藝術的雕塑,以表達品味,其背後的潛台詞是:我們是企業公民,請相信我們。至於維護一個雕塑公司的成本是多少,相比每天賣出成千上萬聽可樂和薯片的跨國公司,九牛一毛也。

不知道這些出自名家之手的雕塑如果在蘇富比拍賣行上能拍出何種價錢,畢竟這些藝術品也是當代著名藝術家的藝術結晶,如此聯想,可能會讓百事公司頗覺不快。前不久,《金融時報》周末版采訪了全美著名私募股權基金KKR的二位掌門人兄弟,上世紀八十年代這兄弟二人因收購納比斯科而聞名的“野蠻人”,亦曾廣泛收集各類價值連城的名畫和藝術品,並因此大大出了幾回風頭。

時值今日,正是年近七旬的兩位投資界大佬,反倒將各類名畫藝術品悉數拍賣,很有點低調做人、返璞歸真的意思,當記者問及二位老板原由時,兩兄弟一致認為,過分高調對其業務並無幫助,樹立可信的品牌形象應該和大張旗鼓地收購高檔藝術品無關。其實無論是百事公司總部精心維護的雕塑公園還是KKR亨利·克拉維斯出手的高檔藝術品,都是公司核心價值的體現,即怎樣能成為利益攸關者可信的合作夥伴。這一點,中國公司還有不少東西要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