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至愛化妝名品:門店促銷,貴在堅持(1 / 2)

市場部企劃

作者:沈佩

引子

梳理2011年日化產業的發展脈絡,不難看出,2011年日化產業是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從年初眾多廠家紛紛取消訂貨會,以減小專營店渠道壓力;到原本打算漲價的四大日化巨頭,在國家發改委緊急“約談”後,暫緩漲價;到婷美“免費大派送”引起的免費風潮;再到強生麵對“涉毒”風波,扯出中國政策標準之爭。一連串的事件,給2011年的中國日化行業帶來幾波強力“地震”。

引發行業震蕩的無不是強勢品牌商,而門店規模在5家以下的專營店群體基數龐大,卻鮮有人問津,它們處於被淡忘的角落,它們偏安一方,苦苦經營者,年複一年、日複一日。這群白手起家的門店,在未來十年、二十年後將何去何從?當這些日化店問一句“誰在乎我”時,該如何作答?

消費者可能在乎它們,但時間可以衝淡一切,今天如日中天,明天就可能遺忘在角落,成為明日黃花;經銷商可能會在乎它們,但靠銷量說話的買賣,籌碼隻會越加越高,換一句“關心”並非易事。但仍舊有一些優秀門店,經受住“地震”的餘波,在殘酷的競爭中,走出自己的特色,帶給我們希望。

上一期,我們走訪了山東菏澤曹縣的德信氏化妝名品店,在店老板的主動建議下,選擇了“商品陳列”這個最能影響門店形象,能直接影響銷量的關鍵點來探討,和廣大讀者一同分享陳列經驗。

本期我們將與山東淄博至愛化妝名品店店老板王晶麵對麵,分享“至愛”的成長故事,並以“促銷”為關鍵詞,談談促銷對於店銷的幫助。歡迎廣大讀者朋友就“如何才能做好門店促銷”這一話題,積極投稿,或登錄《化妝品觀察》雜誌官方微博留言並參與討論。

2009年4月,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一家名叫“清晶心”的化妝品店正式改換門頭,在西冶街店址上,全新的“至愛”化妝名品店在敲鑼打鼓聲中誕生。

當時,“清晶心”已經有10年發展曆史,門店規模也已發展到4家,在當地擁有大量人氣。然而,突然之間卻選擇了更換店名,讓人實在不解。隻有店老板王晶明白,在日趨白熱化的競爭態勢下,“清晶心”做出改變隻是順勢而為。

從“清晶心”到“至愛”

1998年,“清晶心”正式開門迎客,門店麵積隻有10平方米左右,隻夠放兩個櫃台,貨品雜亂,毫無規矩。不過,憑借著王晶的勤勞操持和“經驗主義”,“清晶心”還是實現了發展,從1家發展至4家。期間,西冶街上的這家門店拓展成了40平方米,日銷維持在1000-2000元之間。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無人給予指導、無人為其引路的情況下,“清晶心”的銷售難以實現突破。長時間的銷售瓶頸讓王晶想到了開拓新的模式。在深思熟慮後,她在西冶街門店的樓上開設了一間美容院,希望借此扭轉樓下化妝品店的頹勢,可事與願違,蛋糕越做越大,銷售卻越來越難。她自己也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會與自己的預設的結果背道而馳。

在她困惑的這段時間,中國日化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批門店從變革中走出來,成為區域日化店龍頭。而像王晶這樣,靠著“經驗主義”經營門店,顯然已經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機緣巧合下,她結識了雅麗潔和董事長呂南明所倡導的“雅麗潔模式”,走上了“取經之路”。

從2006年開始與雅麗潔接觸,合作兩年後,王晶對“雅麗潔模式”並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2008年參加了雅麗潔的桂林研討會,再實地考察廣西惠之林化妝品店後,王晶找到了學習對象,並一頭紮進去,刻苦鑽研。一份耕耘一分收獲。誰都沒有想到,兩年後,她堅定信念,對門店大刀闊斧地改革,打開了美麗事業的另一扇門。

重頭再來,1大於4

桂林歸來,王晶果斷關掉美容院和另外3家門店,將西冶街上的門店擴大到80平方米,徹底執行“雅麗潔模式”。2009年4月,至愛化妝名品正式開業。除了店老板沒有變,門店地址沒有變以外,裝修布局都按照“雅麗潔模式”進行改造,用王晶的話說,相當於“重新開了一家新店”。該門店地處十字路口,人流量大,如此一來,既保證了人流量,又充分共享老門店的消費群體。

從4到1,對於這種大刀闊斧地改革,很多人也勸王晶要慎行,但她相信,沒有變革,就沒有生存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