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卷
作者:鄧敏
“書店應該是最具溫度的城市地標。一個城市沒有優秀的書店,就像一個人丟了魂,文化、藝術、審美可以柔化人心,能淨化這個世界。”
這是方所創始人毛繼鴻的理解,卻仿若有人將你私藏內心的感受拎了出來。
懷著“如果你走在一個城市,一拐角就遇到文化,多溫暖啊!”的溫情,毛繼鴻將方所呈現在廣州太古彙,與愛馬仕做起了鄰居。
輕柔的音樂,咖啡的味道,極具創意的設計,人心落在文字上的沉靜……2000平米的方所滿足了愛書人的所有想象,這裏是邂逅無數情人的地方,這裏是閱讀奇妙的旅程。在深深的感動中,突然想和大家談談“閱讀”。
閱讀是件非常私密的事情,遇書如遇人,看一個人的書單,便可勾勒出一個人的輪廓,猜出這個人的思想與趣味,同時也可尋得此人成長軌跡最隱性的線索。
在我看來,閱讀必定要遇到四種人——導師讓你認識世界,愛人讓你珍惜當下,情人帶給你驚喜,而知己是一麵鏡子,照見另一個自我。
我的導師從《全球通史》開始,縱覽人類發展與全球各文明從生到衰的過程,有了這個坐標,以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為起點,沿著每一個文明找尋推進此文明發展的大師,孔子、孟子、老子、莊子等諸子百家開啟了東方文明的心智,西方文明從希臘、羅馬精神開始,正是蘇格拉底、柏拉圖、亞裏士多德奠定了西方文明的走向,他們讓我明白了人類的過去,韋伯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道德情操論》令我明白西方文明如何走到現在的樣子,而梁啟超、胡適、陳寅格、梁漱冥等一批融彙中西文化的大師,令我明白中國尷尬的現在與可期盼的未來,而康德、尼采、叔本華讓我開始思考存在的價值……正是通過這一群燦若繁星的導師的指引,讓我認識世界,建立係統的知識坐標。
邂逅朱光潛、宗白華、李澤厚讓我相見恨晚,作為美學的代表人物,他們讓我深信真善美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財富,是人類追求的永恒品質,與他們的對話令我學會用審美的眼光去提升自己對藝術與曆史的認識,學會如何麵對社會與生活。他們是我閱讀上的愛人,亦師亦友,讓我在《西方美學史》嚴謹的理論中認識美學的價值,從《美的曆程》裏體悟中國文化之美,在《美學散步》、《天光雲影》的閑讀中學會感悟生活,他們令我更加熱愛生活,珍惜個人的體驗。
愛人把握閱讀的方向,而情人則是趣味的來源。極度認同“書店應該是最具溫度的城市地標”,因為在不同的城市遇見不同的情人,這種神秘令我的出差變得令人神往。書架上的每個情人都有獨特的故事,溫州讀張愛玲可沿著她尋夫胡蘭成的足跡漫步街頭,上海邂逅木心、陳丹青、顧城的驚喜,鄭州偶遇《瓦爾登湖》後,差點帶著女兒到農村種地去了,鼓浪嶼遇見原研哉、竹久夢二的意外,香港撞見亦舒、北島、董橋……能遇見情人的城市總是令我倍加懷念。而每一個情人又有著他不同的趣味,木心的文字,黃仁宇獨特的曆史視角,顧城細若遊絲的情緒,龍應台的犀利,還有王小波的痞,張小嫻的柔……另外,從文體上,小說、散文、詩歌也都屬情人之列,她們都是可以提高修養、培養情趣的佳人。
蔣介石的曾孫蔣友柏在《懸崖下的小道》中說:“快樂是稀釋了的痛苦。”足見對任何人而言,人生總是苦的,閱讀除了可以營造一個純粹出世的心靈空間,也是自我認識,升華自己的心靈旅程。因而,還有一類是知已,周國平的思考,蒙田的感悟,羅蘭的絮語都是撫慰心靈的雞湯,在與他們的對話中,獲得令自我更堅強的能量。
閱讀是一種緣分,有讀者說:“每月盼著收到最新的雜誌,一定會以萬分虔誠的心情於夜深人靜端坐在書房,逐字逐句研讀。”這種充滿儀式感的閱讀狀態也正是我倍感珍惜的最幸福的時光。
沒有博覽群書、著作等身的水平,談論閱讀,絮叨至此,於我,是件誠惶誠恐的事情。沒有任何天賦,在才華麵前常常羞愧得無地自容,有讀者喜歡看我寫的一點小文,完全得益於後天的閱讀與思考。蒙田說:“最美麗的人生是以平凡的人性作為楷模。”如果從我平凡的經驗裏,能給讀者關於閱讀的一點喜愛,讓閱讀成為澆灌心靈花園的陽光雨露,便是小文的一點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