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經六個月時間,終於把這部小說寫完了。深夜思緒混亂,也不知道該跟大家說什麼好。作者君原本是有非常宏大的構思的,但是因為能力不足,沒有展現出來,想要寫得麵麵俱到卻發現反而是七零八落。雖然作者君努力想要展現一個完整的故事,但自我感覺仍然力有不逮,留下了不少遺憾。
但是作者君仍然不慚愧的說:我真的努力了,並為這部小說傾注了很多心血。本文由作者君一人獨立編寫了將近七萬字的資料,幾乎將整個王朝的曆史、官職都編寫完全了。並且我幾乎把整個朝廷主要官員的名字全部都編寫在案,這些人不僅有姓有名,還有字和號,可以說,雖然它是一部架空的小說,但是作者君為了他編造了一個王朝的偽曆史。
礙於資料太多讀者大大看了厭煩,也不便在一章中展示,更擔憂如今轟轟烈烈的抄襲現象,接下去隻將會給大家展示其中一部分內容。
這些資料本來為這部預計100萬字的小說準備的。而且作者君本來計劃寫很多部,這一部寫的是女主(蕭琴袖)的奮鬥史,接下去寫的就是她如何在皇宮裏生存,是一部純宮鬥的小說。大家也可以在終章裏麵看到我所預想的朱良妃和琴袖之間的爭鬥。
但是計劃未必能夠趕上現實,考慮到出版的可能以及出版商的要求,我必須要50萬字結束本文。
其實,我第一次聽編輯說起這件事的時候,內心是很不情願的,但是後來想到編編是多麼不容易給我爭取一個出版的機會(即便它可能無法實現),我卻要鬧情緒,真的是很對不起編輯。
所以我很快就接受了這個事實,但也不得不將大綱中的部分細節刪改掉,其中許多埋伏的暗線都沒有爆出(比如曾經理王說琴袖是一棵生金生銀的樹,暗示後文琴袖第一胎應該是一男一女,同樣的話在韋貴人身上也形容過,所以韋貴人本來還有一點宮鬥戲份,全部被刪除了),雖然可能會引起混亂,但我盡力把整個故事都調整得看起來很連貫。如果大大們發現有什麼不對的地方,請務必幫我指出來。
真心感謝這麼多讀者一路以來的陪伴,看到評論說文筆好啊,精彩啊什麼的,作者君每次都高興得一晚上睡不著覺(癡漢臉)。那時候真覺得作為一個無名的寫手也好,真的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最後給大家看一些作者君一些編寫的背景資料,作者君挑選了一部分給大家展示一下喲(最後第二章的故事,作者君寫過它的文言文版本):
首先放上一些黑料:
1、琴袖第一次懷孩子掉了並不是因為被人肚子上抓了一把,當初良醫王崇山、胡本和看理王失勢就紛紛調走,但是王崇山去了吉王府,胡本和去了惠民藥局,胡本和心裏就不平衡(憑什麼我去惠民藥局),此事被純妃知道之後,買通胡本和,又通過胡本和推薦了惠民藥局的吳首榮,吳首榮就負責給琴袖捈舒痕膠(大誤!),反正就是偷偷做掉琴袖的孩子。琴袖是直到到了浙江之後才誕下孩子。
2、最後爭位事件中出現的大學士成光弼是太後涼涼最信任的成太醫(成光熹)的堂兄。兩家關係非常不好,所以成光弼支持範王繼位。
3、許王在爭位的時候廣陵王一家沒有出手相助,因為許王在手握大權的時候並不放心和依賴母親出身的廣陵王李家,李家被邊緣化之後也就沒有真心幫助許王。
4、嘉王和嘉王妃沒有子嗣,因為嘉王有一定程度的斷袖之癖(在明槍易躲一章中與理王有極其gay裏gay氣的對話),嘉王對理王的關照反映出他某種超越兄弟情誼的喜愛。
5、琴袖初次見秦拂雪時曾問秦拂雪所等的人是誰,其實從那個時候開始秦拂雪就已經在等著結交宮裏的人為秦家洗刷冤屈了。
6、黃乘的名字諧音是“皇城”,預示理王終究會坐上皇帝之位。
7、琴袖曾經寫的一首詩中說:“冷徹千枝銀落索,香堪萬樹玉玲瓏。”不僅說的是雪,也是她自己。(黑料其實還有很多……)
接下去是資料部分:
一、幹支
太祖高皇帝
肇始元年為壬申年
肇始四年(乙亥)開科取士,以下各年為科舉年。
肇始七年(戊寅)、十年(辛巳)、十三年(甲申)、十六年(丁亥)、十九年(庚寅)、二十二年(癸巳)、二十五年(丙申)、二十八年(己亥)、三十一年(壬寅)、三十四年(乙巳)
太宗烈皇帝
延光二年(戊申)、三年恩科(己酉)、五年(辛亥)、八年(甲寅)、十一年(丁巳)、十四年(庚申)、十七年(癸亥)、二十年(丙寅)、二十三年(己巳)、二十六年(壬申)
寧宗哀皇帝
永隆元年恩正並科(乙亥)、三年(戊寅)、六年(辛巳)
宣宗穆皇帝
麟嘉三年(甲申)、六年(丁亥)、九年(庚寅)、十二年(癸巳)、十五年(丙申)、十八年(己亥)、二十一年(壬寅)
二、帝係
太祖高皇帝
(開天定道肇紀立極丕顯至神光文穆武明仁達孝昌烈啟祚高皇帝)昰表字國璋
年號:肇始(該三十五年)春秋七十二萬
諡號:高(高皇帝)
陵號:乾(乾陵)
皇後:孝仁慈義輔天弼聖文定至德元敬敦烈昭明皇後魏氏
公諱:臣民書“昰”字,許用“是”字以替之。書不必特為避諱。傳太祖皇帝小字果盛。
皇嗣:皇子二十三人,皇女三十二人(太祖草創大業,妃嬪位階未為詳審,後宮位階多且雜,皇後之下,置貴妃、妃、嬪,嬪以下,又雜置昭儀、淑儀、充儀、修儀、宮嬪之類,死後皆封妃、嬪。)
長子秦王熙充妃文氏(生前為充儀)所出(三十歲時戰死)
太子東宮承昌(繼位改名昂)昭明皇後魏氏所出
三子楚王承直-昭明皇後魏氏所出
四子湘王雄-瓊妃徐氏(生前為瓊嬪)所出
五子荊王茂-貴妃李氏(廣陵王李育忠之女,昭明之後代攝六宮)所出,三歲夭,死後追封。
六子吳王憲-章妃吳氏所出
七子迪王嵩-吉嬪孫氏所出(二十二歲病薨)
八子徐王永-康嬪胡氏(生前為修容)所出(十二歲病薨)
九子漢王簡-章妃吳氏所出
十子桂王邍-貴妃李氏所出
十一子肅王博-定嬪金氏(生前為淑儀)所出
十二子蜀王權-睿嬪崔氏所出
十三子燕王圭-良妃郭氏(生前為昭容)所出
十四子趙王寰-寧嬪韓氏(生前為淑容)為所出
十五子鈞王叡-良妃郭氏(生前為昭容)所出(十六歲戰死)
十六子代王祈-昭儀周氏所出(周氏出身賤役,生前承恩生子,封婕妤,死後追封昭儀)
十七子齊王歆-宣妃宋氏(太祖晚年寵妃,貴妃李氏肇始二十八年死後,代攝六宮)所出
十八子魏王成-宣妃宋氏所出
十九子丹王珙-麟嬪常氏(生前為昭儀)所出
二十子寧王贇-宣妃宋氏所出
二十一子鄭王瞻-宣妃宋氏所出
二十二子陳王煦-和嬪湯氏(生前為修儀)所出
二十三子慶王標-莊嬪鄧氏所出
太宗烈皇帝
(承天奉道昭肅威明播文揚武孚仁恪孝光統顯祚烈皇帝)昂字不傳世
年號:延光(該二十八年),春秋六十三萬
陵號:延陵
皇後:(元配)孝莊寧安體天隆聖貞純肅正明憲皇後鄔氏(本名:鄔宛徽)
(繼配)孝慈寧惠敦天佑聖文德裕順康憲皇後文氏(本名:文蘋華)
【文氏繼配無子,諡號本應十二字,因宣宗登基,康憲皇後出力甚多,因而宣宗以其有大功於國家,享十四字諡號。】
公諱:臣民書“昂”字,代之以“揚”字,“昂首”書作“揚首”,遇經典不得不書之時,許昂字之卩部不勾,以表其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