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第二十章:歧路多歧(九十六節)137(1 / 3)

第九十六節:再作茫茫歧路遊,思君不見愁綿綿。

(137)

不知過了多久,易銘終於醒過來。驟然發現自己側躺在地上,生硬的地麵砢得他肩膀很酸很疼,他迅速回憶起失去知覺時的情景,驚愕中睜眼看了看身處之地,依舊伸手不見五指,待得心緒平靜了一些,卻無意間扶著一旁石壁,他隻是一刹那間就明白,自己應當又回到了那山洞裏。

他翻身坐起來,見石壁依舊嚴絲合縫,站起身,頭腦眩暈不止,等得清醒了一些,向洞口貓腰走去。

等得出了山洞,舉頭就看見山下景象,突然心裏一喜,他意識到這次穿越,可能未出差錯,因那山下壩子上,零零散散,矗立著十幾戶人家,那是他曾經看到過的景象,而這種景象,出現在三百多年前。

易銘內心終於安定下來,他心裏想:雖然自己這一回原本的目的地是大秦皇宮,出了點小差錯,卻又到了自己來過的這個山洞。不過,隻要下了山,今日可暫歇縣城,明日一早出發,辛苦一點,晚上可到遵義。此刻在遵的,應該是沈實根及楊承藩一家,然後叫人送往重慶,沿江而下,過不了多久,可到京城,就可以找到怡晴了。易銘盤算好了,心裏越發迫切,在洞口小憩片刻,不顧天氣悶熱,邁開腳步,向山下走去。

他邊走邊看,見四周有許多高大的鬆樹和柏樹,有好幾棵一兩人才能合抱。所處之地,樹大林深、幽暗深邃。時值夕陽西下,幾縷陽光透過高大的樹蔭縫隙,投射在離易銘不遠處的空地上,這讓易銘內心十分驚訝。他想了想,此次經曆的情景,似乎和前一次一模一樣,易銘覺得這一切太不可思議。赫拉克利特說:“人生不可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而他似乎正在經曆這種難以理喻的事情。

未走多遠,他聽見遠處樹林裏有人走動的響聲傳過來,從聲音聽得出來,那人在向自己靠近。來人腳踩在厚厚腐殖層上,發出噗呲噗呲的聲響,這讓易銘感覺特別異樣。易銘心裏的激動心情更加難以自恃,他眼光小心地注視著來人的方向。

終於,那人高一腳低一腳地走近了,易銘發現,卻是李千秋,但見他手裏正提著一個藍布包裹,看上去累壞了。

易銘覺得這一切難以理解,他不禁問:李千秋怎麼會在這裏?這龜孫不是回去了嗎?

易銘想著,卻想不明白,感覺李千秋的舉動都與上一次一模一樣,他還是那身穿著,還是那般年紀,還是那樣高一腳低一腳地走著。

李千秋尚未到跟前,易銘大聲喊道:“李千秋,我在這裏。”

來人回應了一聲,三步並作兩步跑了過來。到了易銘麵前,站在一旁,喘著粗氣。

易銘此時情緒更為失控,隻見他猛地將李千秋擁入懷抱,死死抱住就不放。李千秋無語,後來推開易銘,自己找了一處凸起的石塊坐了下去。

還是像頭一次那樣,李千秋斷斷續續說道:“你醒了?我剛才去探了探下山的路。”易銘滿腹疑惑,心裏想:說什麼呢!你頭一次就探了路的,怎麼還是這麼說?

易銘用手四下指了指,李千秋明白了他的意思,隻是笑著說:“一言難盡,待會兒我慢慢給你解釋,讓我歇息一下。”突然,李千秋問道:“你怎麼穿了這麼一身?”

易銘聽他一問,這才自己看了看,見自己身著一身明末男子的服飾,那是他在出發的時候,在紫禁城穿的那一身便裝。

易銘不知如何回答,隻好一言不發也找了個地方坐了下來,然後表情呆滯地注視著那幾縷輝煌的陽光,知道已經是夕陽將下的時辰,最多再過兩個小時,天會慢慢黑下來。對於這種情況,他沒有心理準備,但好歹看到了李千秋,這讓他喜悅之情,難以抑製。正想著,突然又意識到:難道山下不遠處,楊明義、韓知禮和怡晴他們,照樣也在等著自己嗎?

易銘擦拭了汗水,趕緊說道:“你歇夠了,走,咱們快點下山。”李千秋聽了,神色有些詫異,眼睛眨了幾下,終於沒有再問,他自個兒站起來,前頭走著。

走著走著,但見樹木高大,林間灌叢甚少,由於地上覆蓋了厚厚一層鬆針及櫟葉,一腳踩去,偶爾會陷得很深。易銘不經意間還著實摔了幾跤,慌慌的爬起來,李千秋自前麵漸漸走的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