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第十九章:天下複定 (九十三節)132(2 / 3)

易銘想清楚了,對陳圓圓說道:“姐姐,常言道天意難測、世事無常、造物弄人。你我互相愛慕,但有緣無份。我見了你,心裏就總是想起思沅。”

陳沅不語,隻看著易銘,易銘又說道:“姐姐,難道你不關心她怎麼樣了?今兒見了我,你也一直不問,這是為什麼?”

其實自從易銘來訪這段時間,先是摟著她親嘴,隨後話還沒說上兩句,就談到了思沅,所以人家哪有機會問。陳圓圓想了想,隻好回答道:“皇上,非是奴婢不問,關於舍妹,眼下風言太多,但大都是市井傳言、小道消息,往往捕風捉影、真假難辨。奴婢不敢多問,隻要她還健在,有皇上掛念,奴婢也,也不好說什麼……。”

易銘見她閃爍其詞、吞吞吐吐,知道思沅及秦會眼下居身何處?下落何方?已成為是大秦宮內懸案。宮裏其實早有謠言,說這兩人,恐怕已經死了。然而隻是私下議論,因話題敏感,又忌諱莫深,所以上上下下,哪敢大張旗鼓非議來著。

易銘覺得,這件事情雖然不好明說,因為即便說了,陳沅照樣無法理解,可為了讓她安心,省卻她心裏胡亂猜忌,所以不說又不行。自己主動提到思沅,源於易銘已經想好了這話怎麼說。

易銘對陳沅道:“姐姐放心,思沅很好,在一個很特別的地方,有秦會照顧著。你不必擔心,我將這裏安頓好了,我就會去找她。”

那陳圓圓聽罷,大驚道:“皇上難道又要去雲遊四方?”

易銘笑道:“正是!”

陳圓圓感到太突然,這時卻說:“皇上,這天下初定,如何能離開您?何況前幾年,皇上一走,群臣無主,天下就……。”

她本想說天下就亂了,但想到這亂臣賊子,其中就有自己夫君一份,這話可不能說,說了太傷感情。於是,陳沅嘎然而止,生生打住,沒敢往下說。

易銘笑了笑,說道:“此一時彼一時也!這回不一樣,我就是要走,也要做好安排,姐姐大可不必擔心,前幾年的亂象,決不可再發生。”

這陳圓圓猶自還不敢相信,喃喃自語著,易銘卻聽不清楚她在說些什麼。易銘知道,這事實真相,相對於她,隻能淺嚐輒止,絕不可和盤托出。於是,易銘就轉而說道:“我走之後,有幾件事放不下,其中就有你。”

他說這話之時,深情無限望著陳圓圓,這陳圓圓聽易銘這樣一說,頓時又弄得臉都紅了。

易銘見狀,又舍不得了,他心裏又想:假若將來那些事情辦完,回到此地,就娶了陳圓圓,假以時日,生他一堆小孩,身前身後圍著叫爸爸,這才是天倫之樂呀!

易銘見陳圓圓隻羞不語,易銘又道:“我考慮好了,你這樣年紀輕輕就守寡,將來沒有個依靠。又帶著兩個兒子,會很艱難,所以我要賜婚,將你嫁出去……。”

陳圓圓不等易銘說完,呼道:“皇上不可,奴婢……。”

易銘笑道:“姐姐,怎麼不可?你都不知道男方是誰,就一口回絕,你讓我怎麼來當這個媒?”

陳圓圓見易銘如此說,不敢再堅持,但她內斂,這女子找婆家,可不得切切追問的。

易銘豈有不知她心思,於是說道:“一般人是配不上你的,我也不會草率將你托付於人。這回我是深思熟慮了的,你應當滿意。”

陳圓圓豈有不願之理,隻是易銘繞著彎子,好像輕易不告訴她一樣。

陳沅等得心急火燎、不知何為之際,易銘才終於說道:“我大秦重臣秦任,朕曆來頗為倚重。前頭他夫人過世,他又忙於政務,沒有閑暇找,因此沒有再娶。他年紀四十多歲,正值英年,人也不錯,忠誠老實,這人你也認得。他這樣下去,身邊沒個伴,老了也不是個事。我看你兩個,倒還般配,所以我想將你賜婚與他,你看怎麼樣?”

陳圓圓聽了,一時不敢答應,她對秦任,數麵之緣,雖無惡意,但絕無好感,隻是出於敬重的更多。畢竟人家大秦重臣,薰天意氣,從來天子一旁,定奪大計的。

易銘見她猶豫,並無出於他意料之外,於是就又說道:“這件事情,我已給秦任說了,他也無反對,我看就這樣定下來,你以為如何?”

陳圓圓隻想了片刻,覺得無法反對,心裏又絲毫沒有打算同意。其實她也沒有反對的勇氣,這舊時代的女人不比現在,婚姻大事,自己說了可以算,那時候從來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何況易銘天下至尊,下旨賜婚,哪怕美女配野獸、老嫗配潘郎,誰敢說不?

所以,陳圓圓隻好答道:“皇上,奴婢無意見,奴婢謹遵聖命。”說著竟低下頭去,還有幾分不好意思似的。

易銘一看,這月老當穩了一半,卻大感意外。他心想:你平生閱人無數,怎麼這會兒聽說找婆家,也羞答答的像個小姑娘一樣。

好在陳圓圓總算是同意了,易銘回頭即刻又叫秦草,讓宣進秦任。

其實他壓根兒就沒有與秦任說過此事,前頭隻聽秦草說秦任死了老婆,他所思所慮,全為了大秦政務,哪裏有時間精力考慮這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