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節:再揭真相如驚雷,因緣和合似輪回。
(124)
易銘本想到儲秀宮,前頭和秦任、韓知禮約好了牌局,那兒有剛從朱信那裏送回來的鄒湘蘭等著,還有魏如是、謝橫波兩個。同時,在那兒候著的還有周文秀媳婦柏香君,因屬易銘幹妹妹,算是回娘家。另外還有尤華、許鐸、何晏、呂複、施道、張開、方以智等七八個重新得到啟用的舊臣。這儲秀宮裏,擺了四五桌,專等易銘,隻是可惜了八豔隻剩四個,讓易銘惋惜。
薑小婉在吳能奇那裏,聽說孩子都一歲了。戚玉荊自方光琛逃脫後也不知所蹤,喻秉白又死了,陶小小又跟錢謙益回了老家。這尤華老兄賦閑在家一兩年,愛上了麻將,可能感覺手搓著費勁,記得易銘說過要他研製自動麻將機的,所以他曆經寒暑兩度,早就成功試製生產。這不,他將十數台運進宮裏,作為他的進獻之禮,易銘豈有不喜歡的道理,所以近些天,挑燈夜戰了幾回。
易銘見秦任、朱信,事情沒完沒了,心裏著實厭煩,心想雖然天下初定、大事纏身,我也要消遣消遣、放鬆放鬆才是。像秦任他們這樣搞疲勞戰,誰他媽也吃不消是不是。他內心罵娘,卻裝作笑臉,隻好說道:“二位愛卿有事上奏,但講無妨。”
豈料這二人都將雙眼朝韓知禮、楊明義、夏荷身上看,其意易銘自然懂,於是易銘說道:“這都是我大秦肱骨之臣,參與機密,可不作隱瞞,你們無須顧忌。”
這兩人隻好稱是,卻互相謙讓著,客氣一會,易銘讓秦任先講,秦任隻得領命,他原來是彙報李侔、吳琦玉之事。
秦任道:“稟皇上,微臣等已查實吳琦玉亂黨陰謀篡逆、逼死淑妃、禍國殃民、殘害忠良等十八樁滔天大罪,吳琦玉及李侔均懾於天威、不敢頑抗,目前已認罪,對指證罪行,供認不諱,亦簽名畫押。隻是、隻是吳琦玉及李侔,都要求麵見皇上,說見了皇上,就是死了,也雖死無憾。微臣以為事關重大,不敢擅自作主,如何處置,請皇上示下,微臣等……。”
易銘未等他說完,打斷道:“這吳琦玉確實有罪,但如何處置,朕還沒有想好,改天叫大起,在京大臣,都來參加,就安排在乾清宮公議。你們以為如何?至於吳琦玉,老子現在不想見她,等我想好了再說。”
他都安排了,其他幾個,也不敢說不行,所以隻好都說皇上英明。
易銘轉而問朱信,朱信又由於片刻,終於下定決心,但還是有些不放心,就說道:“皇上,微臣所說的,驚天動地,曠古奇聞,微臣也擔不起這罪狀。但事到如今,微臣就是拚了一家老小性命,也得告知皇上,否則欺君之罪,微臣萬難承受,皇上聖明,應……。”
易銘見他顧忌頗多,要死一般,隻好說道:“朕什麼人?你隻說就是,朕絕不怪罪。”
朱信還是擔心,又說道:“皇上,微臣敢問皇上,您信得過微臣嗎?”
易銘雖然對他這幾年的表現略感失望,但對於朱信其人,還是覺得可以信任的,所以易銘不語,隻點了點頭。
朱信依舊遲遲疑疑,又想了片刻,終於下定決心,這才說道:“皇上,那微臣就冒死相告了,這幻生殿下,他、他、他並非皇上親生的……。”
朱信話音剛落,秦任、韓知禮等,均驚呼起來。韓知禮不等易銘發話,自個兒慌忙推著朱信後背,說道:“先生,你可不要亂說,是不是這段時間被關糊塗了。快、快向皇上請罪。”
易銘也驚訝不已,對朱信所說,自然斷難相信。幻生剛出生,易銘就抱在懷裏,看了又看,親了又親,怎麼不是自己兒子?何況當時還有怡晴和接生婆在,假如幻生不是怡晴所生,這幻生難道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那怡晴生的,又到哪裏去了?……。
朱信自然知道易銘及眾人難以相信,他緊接著說道:“皇上,微臣所說,句句屬實,幻生生母是吳琦玉,而淑妃所生的,是如意公主。這事兒千真萬確,有憑有據,微臣如何敢欺君罔上?”
這易銘及秦任等,自然又是一陣驚呼。
易銘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著急問道:“你是說幻生和如意兩個,生出來就被抱錯了?”
朱信因為激動,在椅子上又艱難扭動了一下身體,繼續說道:“皇上記得當天的情形嗎?吳琦玉那天也在宮裏,與淑妃一牆之隔,同時生下孩子。這本是巧合,不足為奇。隻是讓微臣覺得不可思議的,則是睿王,這、這一切,都是睿王一手安排的……。”
易銘聽他提到李千秋,絕不敢相信,就問道:“你是說安排這掉包計,是李千秋的主意?為什麼?他為什麼這樣做。”
朱信趕緊回答道:“是,微臣當時也不知道睿王為什麼這麼做?後來睿王對微臣說了,微臣方才明白了一些。先師對微臣說,將來他走了之後,皇上也會離開我等一段時間。睿王說皇上一走,大秦無主,吳琦玉肯定會禍亂天下。皇上生的是如意公主,未來得及生個皇子,皇上這麼一走,名下無子嗣,她肯定會讓自己孩子取而代之。於是,睿王讓微臣想了辦法安排掉了包,讓微臣為以後做好準備,以備不測。睿王是在下先師,又是我大秦資政,於私於公,微臣不敢不從。隻是微臣對睿王預言,總是難以相信,後來,皇上果真撇下大秦走了,微臣這才相信了。隻是睿王洞悉天機、神機妙算,曆來並無失算,不知何故竟也沒有料到吳琦玉會對幻生下手,也沒有想到大秦會變成這般樣子……。”
易銘等人,聽朱信說到這裏,雖然還是難以置信,但思來想去,覺得朱信所說,似乎有些道理。
秦任一旁想了好久,這時也問道:“老哥,你說的雖然有幾分道理。隻是時過境遷,怎麼才讓皇上和我等相信你說的是真的?你這樣說,欺君之罪,可要考慮清楚了。”
豈料聽罷秦任如此一問,苦笑之餘,卻說道:“老弟,為兄一家,早就被吳琦玉下獄待決,如今死也死了好幾個,假以時日,老夫一家,逃不過滅門大難。幸蒙皇上及時回來,重掌朝綱,赦了微臣之罪,微臣一家這才沉冤得雪。在下臨死之人,,難道還會冒天下之大不韙,胡言亂語嗎?何況微臣方沐聖恩,豈有隆恩之下,不思效命以報,反而做出辜負皇上的事來的道理?”
易銘等幾人一聽,均覺得他言之有理。
易銘還想到:怪不得幻生長得幹筋筋、瘦殼殼,醜不拉幾,一點也不可愛,自己和怡晴也不怎麼喜歡,原來幻生竟然是吳琦玉的孩子。之所以長成這樣,原來遺傳了吳琦玉的基因,而他老子李侔的優點,一點也沒有秉承下來。而如意小公主,自己和怡晴見了都異常喜歡,原來如意是自己生的,自家孩子,血脈相承,血濃於水,所以豈有不喜歡的道理。
他想著想著,越發認可朱信說的了。因為越想幻生,就越和吳琦玉相像,而如意模樣,簡直是怡晴一個模子刻出來一般。
易銘正想著,突然就意識到這件事情不同凡響,因為李侔、吳琦玉既然是自己無可置疑的直係祖宗,那麼,幻生該不會也是吧?易銘越想,就越是相信這種可能。他還想到了李千秋,李千秋費勁心機安排朱信掉包,如若幻生不是兩人的祖宗,除去剛才朱信所說的那些關於大位傳承、天下安定的理由,硬要這麼做,豈不是本來沒有必要。
他想到這裏,覺得有些可笑,自己的祖宗先人板板,居然叫自己給抱著哄著,將來還得叫自己老爸,天下沒有比這滑稽荒唐的事情了!並且這都是他娘的什麼混蛋邏輯?又是一種什麼樣的倫理綱常?易銘想來想去想不明白,於是就又怪李千秋多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