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門頭溝劍指中關村副中心(3 / 3)

而互聯網+新業態既包含大力發展互聯網教育、互聯網創業服務、互聯網醫療、互聯網通信等互聯網+新業態模式,支持鼓勵各類優勢教育機構、創業服務機構、醫療機構、通信服務機構等拓展開發互聯網服務領域,也包含高水平建設創客基地,創造各類“互聯網+”創新品牌。同時,吸引聚集互聯網技術平台服務企業,建立各類開放的互聯網創業技術平台,提升“互聯網+”創新保障水平,全力促進“互聯網+”新業態的加速發展。

“三輔”即基於門頭溝園現有產業基礎大力發展的智能製造、醫藥健康、節能環保產業。”張興勝告訴記者,智能製造產業主要是以現有高新技術企業為龍頭,選擇機械製造、裝備製造、儀器儀表等作為突破口,大力吸引聚集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落地,提升智能裝備研發、製造水平。深入挖掘園區裝備和機械製造潛力,積極發展以數字化、柔性化及係統集成技術為核心的智能製造裝備,推進製造過程智能化,實現智能管控,提高智能化水平。深化互聯網在製造領域的應用。推動軟件與服務、設計與製造資源、關鍵技術與行業標準的開放共享。

考慮到醫藥健康服務產業是具有巨大市場潛力的朝陽產業,門頭溝園將充分利用醫藥產業基礎和生態優勢,圍繞醫藥研發、醫療健康服務、醫療健康設備、醫藥研發服務、智慧醫療服務等方麵,推動醫藥產品和裝備製造業與大健康產業融合發展,培育高端醫藥健康服務產業。

為落實生態涵養發展區功能定位,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將依托門頭溝園在汙染物防治、水資源利用等節能環保產業領域的基礎,致力於汙染物治理技術與裝備、節能環保材料、節能環保技術服務,自然資源和環境交易服務等領域,重點打造一批低碳、節能、環保、資源循環利用領域的優質企業,形成具有較強的國際產業合作和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相比其他區域,門頭溝支持鼓勵“雙創”的政策方向明確、區域聚焦、資金充足。更重要的是,接下來還有針對門頭溝園提質升級的“六大工程”即將實施。

據張興勝介紹,一是實施創新服務工程,構建高水平“眾創空間”。通過市場化機製、專業化服務和資本化途徑構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新型創業服務平台。

二是實施人才強園工程,凝聚高素質人才隊伍。創造高端人才集聚的條件,完善高端人才落地紮根的環境,提升人才的整體質量,搭建並不斷完善引進人才數據庫、高級專家數據庫等現代化信息建設平台。

三是實施空間優化工程,拓展總部經濟載體。高標準建設“中關村互聯網+創客基地”,製定實施園區景觀提升工程,結合園區產業騰籠換鳥,拓展存量產業載體空間。

四是實施設施提升工程,構建宜居宜業園區環境。完善宜居宜業的基礎設施條件。打造功能完備的服務設施、進一步完善信息基礎設施,完善可持續投融資機製。

五是實施對接合作工程,用好用實改革紅利。主動加強與中關村管委會的對接聯動;實現周邊區域對接聯動;積極參與更大範圍的區域合作;吸引跨國公司總部、各類國際學術組織、公益組織等國際高端資源落戶園區。

六是實施組織保障工程,完善園區管理運行體製機製。加強戰略頂層設計、深化戰略頂層推動與實施;提高園區管委會的管理權限並加強組織機構建設。

多重政策的疊加為中關村門頭溝園的再造已經給出了時間表,從多個政策透露出的信息看,2020年對門頭溝園乃至全區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時間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