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眾創空間炙手可熱(2 / 2)

地產商欲分“空間”一杯羹

根據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近期做的一項調研,目前在北京、上海、深圳等高新科技產業聚集的城市,創客空間數量增長較快,諸多二三線城市的地方政府也紛紛推出了各式各樣的眾創空間,搶占新經濟的風口。

而這讓不少開放商在疲軟的樓市中發現了新的機會。潘石屹試水聯合辦公空間,推出SOHO 3Q品牌,毛大慶創辦優客工場,潘軍搭建花創空間,開發商對眾創空間的熱情持續高漲。

據了解,目前開發商嚐試類似眾創空間模式主要有四種。第一種是常規模式,即從整租到零售。第二種是聯合辦公模式,把閑置的辦公資源分包並提供部分基礎辦公服務,並將辦公空間營造出創新開放的氛圍。第三種是在第二類的基礎上提供增值服務,如稅務、法務等。第四種則是真正意義上的眾創空間模式,須在第三類基礎上提供創業輔導並參與投資獲取收益。其中前三種是發展眾創空間的根基。對於開發商來說,充分利用閑置資源進行盤活,並借此提高租金收益,以及為創業者提供有價值的增值服務是核心。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場上的聯合辦公空間模式,本應該透過共享經濟減少創業者租金開銷,但現實中並未達到這種效果。很多聯合辦公空間模式的租賃單價未必便宜,但花同樣的租金,享受更好的服務、辦公環境,創業者也樂於入駐。

對於眾創空間模式,睿信谘詢合夥人、董事總經理郝炬認為,眾創空間最終能否成功運行,關鍵在於是否擁有有實力的創業導師、較雄厚的投資基礎,以及有平台對接海量的創業資源。隻有對創業行業的細分領域有豐富的經驗和行業積累,乃至充足的行業資源,才能真正吸引創業投資進入。

“相比以前的創投模式,創客空間可以提高孵化成功率。”擁有獨立設計品牌的張揚曾經在眾創空間裏租用過辦公場地,她認為,創業者的工作甚至生活行為都發生在眾創空間中,通過與投資者密切接觸,可以清晰地讓對方了解創業者和創業團隊的多種信息,通過與創業團隊較長時間的深層次互動,孵化和融資成功率會高一些。但她也提醒創業者,入駐眾創空間前要多了解相關信息,最大限度利用空間中的資源,幫助自己成功創業。

鏈接·國內知名創客空間

創客空間

北京創客空間的前身是FlamingoEDA開放空間,成立於2011年1月,當時空間隻有20平方米左右。空間每周舉辦工作坊,通過豆瓣等社交網站發出活動邀請。隨後空間開始嚐試建立一個開源生態係統,讓其兼備了社區與孵化的雙重功能,讓更多的人加入到更多的項目中去,並且使部分項目成果產品化。目前創客空間已成為亞洲規模最大的創客空間,擁有超過1000平方米的活動場地和300平方米的原型加工基地,以及完備的加工設施與設備。

新車間

上海的新車間成立於2010年10月,是向硬件高手、電子藝術家、設計師、DIY愛好者和所有喜歡自己動手製作各種東西的人提供的開放式社區,當然同樣具有實驗空間和基礎設備。在這裏,創客可以和興趣相投的人一起拆裝各種電子和物理產品,共同實踐一些好的設計和想法。新車間還舉辦包括電子、嵌入式係統、編程和機器人等不同主題的研討會和培訓班。

柴火創客空間

柴火創客空間寓意“眾人拾柴火焰高”,為創新製作者提供自由開放的協作環境,鼓勵跨界的交流,促進創意的實現以至產品化。空間提供基本的原型開發設備、電子開發設備、機械加工設備等,並組織創客聚會和各種級別的工作坊。柴火創客空間現在擁有開源硬件、Linux及嵌入式開發、物聯網、綠色能源、城市農場等多個主題,並在不斷增加中,成立4年已經吸引1萬多人參加活動。今年年初,李克強總理的到訪使這裏人氣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