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孩子,在寫本文之前對我來說,這是一個非常沉重的話題。今年38了,老大不小的年紀,從結婚起至今7年時間,老婆說經濟不太好,一直沒有準備生孩子。眼看著周圍的同學朋友結婚生子,再轉眼上園、上學。而我們還在原地踏步,有時感覺周圍的人在懷疑我們生理上是不是有難言之隱,真是為之苦惱。為了避免這樣的尷尬,還逐漸與同學朋友們疏遠了,因為大家沒有小孩這塊結婚後最重要的話題可以聊,沒有共同語言。
我隻好把多餘的精力隻好用在工作上,經常加班,以至於同事問我是不是單身人士、工作狂人。不過有失總有得,這樣幾年下來,工作上有點起色,成為公司的技術負責人。
該來的還是要來,也就是從兩年前起,在社會家庭的各種有形、無形壓力下,我和老婆開始了“漫長”的備孕、備產和生產過程,最終算是修成正果。就像鳥兒一樣,養育個後代不隻是那關鍵的一瞬間,事先還要叼些小草準備個舒適的窩,事後要孵化,抓蟲子哺育什麼的。
現在作為剛剛升級為人父的我,遙想這幾年,真是百感交集,一則對寶寶的出世感歎,希望可以勾起已做父母的一些回味;二則告訴準備生育寶寶的人,可能會像我們一樣遇到各種雷同的“煩事”;三則作為天天加班IT男的我,在無盡的工作和忙碌的帶寶寶生活之餘,在這裏給自己積攢一點可以傻笑的邊角料;四則迎著二胎落地的春風,真心的希望,有條件的就要:再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