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北疆蠻荒之地夷族流寇興起,已到達塞雲關外,若非北疆王茗威,恐怕關門不保。”禦書房內,景陽帝眯著眼聽著政議司司儀使楚離的彙報,久久不曾開口。
安靜了如此之久的北疆總該有些動作了。
“司儀使顧涼安求見。”墊在突然有人通傳。
大荊皇權之下設六司,文設內役司,靖律司,政議司;三司之下各置兩個掌司使,美名其曰:合理分工。內役司主管皇城內外的安全以及聖典祭祀,典籍製度,以及禦用物品的備置。是皇帝的禦用司。靖律司則主管內外刑政案件,政儀司則主管參政議政,足括各級官員的調動。武設蕪錦司,皇禦司與汲絡司,蕪錦司負責與各鄰國的接觸以及軍隊部署,皇禦司則主管鄰土範圍之內的排兵部陣自己皇宮內部的治安。各司收集的消息傳至汲絡司加已整理,再上傳至政議司,呈予皇帝,再予商討。
“讓他進來。”話語剛落,司儀使顧涼安便步入禦書房。大荊男女大防並不怎麼苛刻,女官,女兵也諸多有之。顧涼安則是巾幗。
“陛下,北疆王茗威傳來書信,出兵破流寇時,亂入了流寇陷阱,被困烏耶山足半月,缺糧嚴重,更可怕的是缺水,卻有幸得人相助,幸免於饑渴。”顧涼安說完還抬眼看了景陽帝一晚,未曾開口。
“哦?是誰,如此能人,怎能不賞?”嘴角略過一絲玩味,淡淡開口。
“是九皇子。”思忖半天,顧涼安躊躇著開口,“北疆王爺上書表明監管不利,待罪之身出現在軍營之中,是其罪過,祈求責罰。”
“哦,是老九子燁。好久不見,還真有點想他了。”似笑非笑的瞅著眼前站著的兩人,說著並不怎麼會讓人信服的話。
顧涼安與楚離相視一眼,不懂得皇帝這葫蘆裏賣的什麼藥,也不敢隨便說話。
九皇子與某個人,一直都是大荊的禁區。
“犴司,傳朕的旨意,北疆王茗威抗擊流寇有功,允其攜家眷回京,參加下月中的祭天聖典。今各地鬧荒災,年成欠收,暨九皇子謹陽有祁水之法,允其隨北疆王入京,若解荒災,必有重賞!”不知道過了多久,一道聖旨,愣的不僅是眼前的人。還好犴司反應快。
“奴才遵旨。”
“沒其他事,你倆就退下吧。”不等其反應,便閉眼假寐,一副不願傾聽的樣子。
“臣遵旨。”
第二天廡正殿上朝時,聖旨一出,朝堂沸騰。
“陛下,九皇子入京臣覺得不妥,且說先帝予其流放,貿然入京,恐為天下難平呐。”內役司司役使朱軼首先說道。
“臣到覺得尚可,先帝並未言明九皇子此生不許入京,再說當前荒災擋道,有何能比天下百姓性命更為重要!”靖律司司律使許褚反駁。
“陛下,臣……”
“陛下……”
聽著朝堂搶絡繹不絕的爭辯聲,不動聲色。
“靳王叔,你覺得呢?”
“依臣來看,能解荒災固然是好,不過普天之下又怎能確定沒有其他人了呢?”朝堂上一般景陽帝決斷不了的事情都會征求下靳王的意見,一般靳王的話差不多也是最後的決定。
“靳王叔是不知道麼?朕數月前就曾放榜尋求祁水之法,也曾有人揭榜,不過效果甚微。朕覺得,若是九皇弟真有辦法,也是造福民生。”
靳王盯著朝堂之上的景陽帝,一時竟也摸不準他的想法。這還是他第一次跟自己意見不一致,而在朝堂上,他作為一個王叔,對麵的是皇帝,他也不能提出異議。
“皇上體恤百姓,實乃萬民之福!”
景陽帝環視四周,見無人再次說話,又端了端身子,麵無表情的下令:
“眾愛卿若無異議,那就退朝吧。”說完還未等各位大臣行禮,就率先走出金鑾大殿。
靳王盯著他的背影注視了好久,才隨著人群離開了。
是他的錯覺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