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實踐教學中提高學生綜合素質(1 / 3)

——專訪合肥工業大學工業培訓中心主任朱華炳教授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係列報道

作者:安健 張鵬

編者按:在“一流目標、一流設備、一流質量、一流管理”的總要求下,合肥工業大學工業培訓中心在朱華炳教授帶領下從設備購置、教學模式、課程開發等方麵推進實踐教學,培養學生“大工程”意識、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全麵提高。他們的建設成果,得到了各方的認可與好評,在兄弟院校中也發揮了很好的示範作用。我刊(www.cmee-online.com)在本次采訪過程中,得到了合肥工業大學教務處唐治中同誌的大力幫助,在此一並表示感謝。

朱華炳,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級會員,合肥工業大學工業培訓中心主任。1983年畢業於合肥工業大學機械製造工藝專業,分配到安徽省懷寧食品機械廠工作,1985~1990年任該廠副廠長,1990年在合肥工業大學CIMS研究所攻讀碩士學位,1993~1999年任合肥工業大學機械係講師,1999~2004年任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副教授,2004年9月開始任工業培訓中心主任,2008年起任教授。先後擔任教育部國家級工程訓練中心學科組副組長、華東高校工程訓練教學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專家委員會委員、合肥工業大學第三屆本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等職。主持或參加的項目有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機電產品綠色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安徽省攻關項目“汽車車架CAD/CAE/CAPP/CAM集成係統的建立”,機械工業技術發展基金項目“機械產品快速設計技術研究”,合肥市重點科研項目“基於CIMS環境的冰箱柔性製造核心技術群的研究開發”以及10多個企業合作項目。獲得省級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在各類學術會議及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50餘篇,出版著作2部。主要研究方向為計算機集成製造係統、數控技術及應用、生產物流、製造係統工程及應用技術,所開發的項目在多家工廠企業得到了應用,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問:合肥工業大學工業培訓中心是教育部首批國家級工程訓練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形成了以“多類型、遞進式、多層次、模塊化、創新性、開放式”為特征的現代工程訓練實踐教學模式,同時構建了完善的工程訓練實踐教學質量保障體係。您能詳細為我們詮釋該教學模式和質量保障體係在本科生培養中的作用嗎?

答:“多類型”是指學校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工程素養,將全校所有專業的學生分成工程訓練A(機械類)、B(近機類)、C(非機類)、D(文管類)4種類型,全部納入工程訓練課程教學,獲得對現代工業生產方式和生產工藝過程的基本知識,接受生產工藝技術組織管理能力的基本訓練,其中工程訓練A類訓練時間長達6周。

“遞進式”是指教學方法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由認識到入門,由初級到高級。如中心建設的“工程認知館”,將不同學科工程設備的整體信息、行業發展的主要過程及工藝實物展覽,采用多種媒介展示,使學生建立一個感覺、認知、思維、記憶和興趣相互聯係的“大工程”認知概念,從而達到“認知工業過程、激發工程興趣、建立工程意識、奠定發展基礎”。在獲得感性認識和掌握基本理論知識後,再進行一係列基本技能訓練,按照從簡單到複雜、從傳統加工到現代製造技術再到綜合性、設計性、研究探索性實踐,以遞進式實踐教學實現工程實踐能力直至綜合素質提高的目的。

“多層次、模塊化”是為滿足不同專業、不同年級學生的培訓目標,使不同的訓練對象在獲得對現代工業生產方式認知的基礎上,熟悉綜合工藝技術內容,逐步形成“大工程”意識。為此將各類教學內容分成3個層次:(1)基礎實踐知識培養教育層次:開設通識基礎實訓實驗綜合課程,注重趣味性、操作性、實用性,掌握基本實訓實驗的原理方法與技能,使學生基本具備自主設計、參與創新實訓實驗的能力。教學模式為教師理論講解,指導教師示範,學生實際操作。(2)綜合實踐能力培養教育層次:在課內從應知應會過渡到專題式和選題式實訓實驗為主,在課外以自主設計為主,給出自主研學學分,使學生體驗到創新的樂趣和自信。教學模式為教師理論講解,學生根據課題操作加工,指導教師檢查、協助。(3)自主創新能力培養教育層次:根據實訓實驗選題自行設計方案並加以實現,學生自擬題目、自行設計方案、自主完成製作過程等環節。在選題內容上注重麵向社會生活、生產實踐、科學前沿,提倡實驗教學與科研課題相結合,創造條件使學生較早地參與科學研究和創新活動。教學模式為學生根據課題自主設計、加工,指導教師審查方案、協助指導。每個層次內容又分成2~3個模塊,各模塊可根據教學需要靈活搭配組合。如在基礎實踐知識培養教育層次的訓練中,有電工加強模塊、數控加強模塊、車工加強模塊等,學生在完成公共訓練項目後,可根據自己的專業發展特點,選擇不同的基本加強模塊,從實踐中認識和總結規律,進而提升到理論高度,為今後的專業學習打下紮實的基礎。“創新性”是注重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每個基本訓練項目上都設有創新製作單元,分階段分層次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開放式”是在綜合創新教學過程中,采取學生預約,指導教師指導,全時段開放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