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板塊聯想漲跌法
總體上看各股票的漲跌是有一定聯係、有一定規律可循的。板塊聯想漲跌法就是根據相關股票漲跌的特征而買賣股票的一種操作技巧。
采用這種方法買賣股票時,可對擬投資股票分三種情況分別加以考慮。
(1)股票是新上市股票。新上市股票連漲多個停板後,再正式買賣成交,是股市慣性之一,但其上市後漲停板的多少,往往與當時大市情況的好壞有極大關係。大市好時,新股上市漲停板數較多。甲種新股上市後漲停數的多少,也可作為乙種新股上市的參考。
(2)同類股票。如果甲化纖股漲升,乙化纖股也將隨之上漲。同樣的電器股、建築股、食品股等都是如此。雖然個別股票的漲跌幅度會有所不同,但隨後跟進強勢漲升的同類股票,也能獲得利潤。
(3)同值股票。當股票價格紛紛由票麵麵值以下漲至票麵麵值以上時,即為麵值以下股的聯想漲跌。此時,當某些麵值以下股票翻升至麵值以上時,就應注意到其他麵值以下股並予以買進,因為這樣很可能會獲利。另外,當某些麵值以上股上漲遭到阻力,而有的已經衝關漲升時,則也可聯想其餘股票也將會衝破阻力而上漲。
除了以上十種投資方法外,還有眾多的經驗技巧,諸如:遊擊戰術、消耗戰術、人醉我醒法、醉翁撒網法、反向投資……等等,由於篇幅限製,恕不一一詳釋。其實,對於新股民來說,技巧不在多,關鍵是切實掌握一種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並能持之以恒地用它買賣股票,如此,方能在股海中立於不敗之地。
5.2炒股高手選股技巧
影響股市波動的因素有很多,宏觀的政治因素主要有國家政治政策、政治事件、國際形勢的變化,宏觀的經濟因素主要有國家經濟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財政政策)、GDP與經濟增長率、利率、彙率、通貨膨脹率、經濟景氣周期、國際金融市場等;中觀的因素主要有行業周期、行業地位、突發災害等,還有微觀的企業因素等等,都可以對股價股市產生重大的波動和影響。
[1]利率。利率和股票價格有著較密切的關係。當利率上升時,市場資金趨於緊張,公司的資金成本增加,盈利相對減少;另一方麵,利率上升後,人們傾向上選擇銀行存款或購買國債,這就使得投入股市中的資金減少。這兩方麵的影響都會使股票的價格下跌。反之,當利率下降時,股票的價格將上升。
[2]彙率。由於本國貨幣的升值有利於進口,不利於出口;本國貨幣的貶值有利於出口,不利於進口,因而彙率的變化對股價的影響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麵:
若公司的產品大部分銷往海外市場,公司的原料不依賴於進口,則當本國貨幣升值時,將不利於公司產品的銷售,而公司的原料成本不變,因此,公司的盈利下降,股票價格下跌。反之,當本國貨幣貶值時,將使股票價格上升。
若公司的產品大部分銷往國內市場,公司的原料依賴於進口,則當本國貨幣升值時,對公司產品的銷售影響不大,而公司的原料成本下降,因此,公司的盈利上升,股票價格上升。反之,當本國貨幣貶值時,將使股票價格下跌。
若公司的產品大部分銷往國內市場,公司的原料不依賴於進口,則彙率的變化對公司產品的銷售及公司原料成本的影響不大,此時股票價格基本保持不變。
若公司的產品大部分銷往海外市場,公司的原料大部分依賴於進口,則彙率的變化,使公司的盈利基本保持不變,股票價格也基本不變。
[3]貨幣供給量。貨幣供給量是國家貨幣政策的重要工具,它常與通貨膨脹率、利率、再貼現率和存款準備金等聯係在一起。當國家增加貨幣供給量時,是國家實施寬鬆貨幣政策的標誌,通常會帶動股價的上升。相反,當國家減少貨幣供給量時,將帶來股價的下跌。
政府的社會經濟發展規劃、經濟政策、特別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貿易政策、改革政策、國家對股票市場的管理措施等的變化都會影響股價的變動。
[1]貨幣政策。
[2]產業政策。
[3]稅收政策。
[4]財政政策。
股市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政策與策略是股市的生命。投資者必須努力研究這些政策,使自己的投資建立在對政策正確理解的基礎上。
1.投資者選股心理
所謂選股心理是投資者在對目標選擇時,所產生的股票價值進行心理預期的活動。選股心理最主要的是如何選到好股票,選擇具有持有價值的股票,並逢低吸納。在股市不成熟的發展時期,投資者的選股心理主要是體現在股票漲跌上。比如說,在炒垃圾股的時候,許多投資者的選股心理傾向於低價垃圾股。隨著股市的成熟,投資者的選股心理又都集中在股票本身的內在價值方麵,如選擇績優股和高成長股等等。
投資者都希望買到好的潛力股,以便能在交易中獲利,避免買入不良的股票。培養良好的選股心理,要求投資者注意如下幾個方麵:一是順勢而為,隻有順應牛市態勢來選股,才能獲大利;相反,則可能要輸錢。二是組合投資,通過選擇不同類型的目標股進行組合投資來把握市場機會,來校正不良的選股心態。
(1)選股要獨立判斷。
各種有股評的報刊或財經節目很多,所謂股評家更是多如牛毛,在同一時間內,總是有人看好,有人看壞,要不怎麼會有成交的呢?賣出者肯定看壞,買入者必定看好。有些人散布消息反倒是要故意欺騙散戶,配合其炒作行為。因此,股民不能完全聽別人的,而且也無法聽別人的,自己要有獨立分析和判斷能力。比方說,莊家吸貨和洗盤時往往借助傳媒唱空,你就要看看盤麵動態是跌時量大還是漲時量大,是散戶賣大戶買,還是大戶賣散戶買,莊家出貨時往往借助傳媒唱多,實際情況究竟如何,要對照盤麵情況進行分析,千萬別偏聽偏信,以致上當受騙。
(2)選股不盲從專家。
各行各業都有專家,股市也一樣,“股市無專家”的說法是不對的。專家也可能犯錯誤,但不能因此就否定股市專家的存在,認為所謂專家和普通投資沒有任何區別是不正確的。但專家的稱號也不是隨便自封的,應是長期實踐中被別人認可的。判斷成功率高、犯錯少、改錯快、理論修養高是其重要標誌。
專家的股評要聽,但對專家的意見不可盲從,要有自己的主見。不可盲從就是因為專家股評僅代表專家的個人觀點,而專家並沒有把握一定正確,讓專家按他自己的判斷實際操作起來,效果不一定就好。投資者應該牢記一點:股評是人家的,錢是自己的。這一點倒和“業餘股市沙龍”中的討論一樣,人人可以發表看法,百家爭鳴,聽不聽在你。自己如果沒有一定主見,總覺得誰說的都有點道理,你準備如何操作才好?因為股市中永遠存在兩種對立觀點:一種看空;一種看多。如果一會兒跟這種觀點跑,一會兒又轉向相反陣營,自己都掌握不住,說不清屬於“哪部分”的,結果必敗無疑。
(3)推薦股要等行情回檔再買。
一般在股市失利的人,很多都是照專業人員指示買進的。
為什麼會有這種結果呢?
因為買的人並未充分領會專業人員推薦股票的方法。專業人員總是建議那些趕潮流的種類。所謂趕潮流的意思,就是股價已上漲了相當多。因此,買進要等行情回檔才行,而不是一聽到建議便馬上去買。股票不會一直地上升,一定會有行情回檔的一刻,那時可用指定價格買進。因為正處於價格回檔的時刻,所以用前一天的收盤價指定即可。如果買不到也沒有損失。隻要一買到,接著就要立刻做賣出的準備。因為股價已高,所以隻要賺一成或兩成,就算是大大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