曖昧的開始......(1 / 2)

與顏若冰的飯局早在前兩天就定好了。下午三點多的時候,張忠平還是給他去了個電話。手機通了好久才接,顏若冰壓低了嗓子說,我在開會呢!張忠平趕緊說,我是佳士拍賣的張忠平,晚上沒問題吧?顏若冰嗯了一聲就把電話掛了。

沒想到過了一個多小時,顏若冰給他發了一條信息,說臨時出差再約。飯局就這樣取消了。顏若冰是東方資產管理公司的副總經理,忙得很。他曾經跟張忠平抱怨,說自己是天生忙碌的命,沒有辦法。張忠平心裏明白,除非是領導召見,否則你很難指望一個忙忙碌碌的人赴約。張忠平約顏若冰吃飯約了好幾次了,好不容易才定下今天的日子,沒想到臨時又變卦了。

張忠平接到那條信息的時候,盡管有些失落,心想還是應該去個電話。又拿不準顏若冰那邊的會散了沒有,方不方便接電話。正猶豫間,顏若冰主動把電話打了過來,說:“兄弟,對不起,真的不好意思呀,兄弟。”

張忠平見他口口聲聲兄弟長兄弟短的,就不好在說什麼了,隻好表示遺憾,問題出差要幾天,回來後給個信,大家一起聚一聚。顏若冰說:“行行行。到時候我來安排吧,順便把劉局也叫上,大家好好聚一聚。”

顏若冰主動提到劉局讓張忠平很滿意。劉局叫劉健,是省高級人民法院執行局的局長。開始張忠平叫劉建也叫劉局,後來兩個人熟了,才改口叫健哥。張忠平與顏若冰認識,就是通過健哥介紹的。

健哥有次向張忠平借車,張忠平把自己開的奧迪A6借給了他,順便問他認識不認識顏若冰。張忠平是明知故問,東方資產管理公司每年要處理幾十個億的不良資產,大部分要通過各級法院進行拍賣,健哥管執行,是顏若冰他們公司經常要找的人,怎麼可能不認識呢?他這麼問,是想看看健哥同不同意打他的牌子。健哥很爽快的就答應了。

有天上午九點多鍾,健哥打電話要他去一趟。張忠平不敢怠慢,準時趕到了。不久,顏若冰也來了。他一來,健哥就吩咐張忠平泡茶。顏若冰先是連忙說不用,後來又趕緊說我自己來,張忠平不同意顏若冰自己來,顏若冰就望著張忠平笑一笑,隨了他,以為他是劉健的同事和下屬。健哥叫張忠平為忠平,叫顏若冰為顏總,裏麵的意思就有些微妙,難怪顏若冰會產生誤會。健哥為了不讓他們產生這樣的誤會,便及時地幫他們作了介紹,說:"張總人不錯,公司業務做得好,有機會還請顏總多多關照。當然是在不違反原則的前提之下。”健哥好像替張忠平把該說的話都說了,又好像什麼都沒有說。兩個新認識的人趕緊換名片,就這樣認識了。

因為健哥的關係,張忠平並不擔心顏若冰會對他虛與委蛇。但是,介紹人的作用也就是把你領進門,怎樣建立關係還得靠自己。張忠平吃的就是這碗飯,知道後來的戲該怎麼唱。說穿了,顏若冰也是做生意的,公家跟公家的生意不好做,私人跟私人的生意也不好做,私人跟公家的生意就好做多了。有句話,叫商道即人道,按照張忠平的理解,就是做生意先做人,人做好了,生意也就好做了。

第一跟顏若冰通話之後,張忠平便打電話跟趙雯請了假。張忠平一家三口,女兒***讀寄宿中學,平時不在家。老婆趙雯是大學教師,今年準備考博士,正惡補外語,總覺得時間不夠用。對張忠平不回家吃飯的事,趙雯早就習以為常。張忠平不想讓趙雯知道他的計劃臨時有了改變,否則,她可能還得去菜市場買菜,挺麻煩的。而且趙雯對做飯不怎麼用心,做的菜味道一般。這對於在外麵吃叼了嘴的張忠平來說,實在也沒有什麼吸引力。

已經五點多鍾了,再另外約法院或其他資產管理公司的人,有點不妥。一是顯得沒有誠意,二是多半約不上。張忠平是佳士拍賣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他的工作基本上就是跟法院、資產管理公司(包括銀行)的人一起泡。省裏市裏像他們這樣的拍賣公司有四五十家,請客吃飯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請客的人比被請的人要多得多,供求關係不平衡。再說了,這年頭誰還稀罕吃什麼飯呢,答應跟你吃飯是看得起你,給你麵子。而且,從公安係統率先頒布“禁酒令”之後,政法係統的其他單位和黨政機關也都紛紛效仿,公務員請吃請喝是違紀違規。聽說就有不少廳局的紀檢幹部扛著攝像機到一些高檔酒樓和娛樂場所轉,等著抓典型。這樣,客就更難請了。當然了,飯還是要吃的,不吃飯怎麼做生意?簡直不可想象。中國的事情是一陣一陣的,叫搞行動。抓的緊的時候避一避,風頭一過照吃不誤。注意一點嘛。對於請客的人,盡量不要碰到同行;對於被請的人,盡量避免遇到同事,也就可以了。酒樓包廂的生意一般比較火,大概就是這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