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帶陶桃來到了我的高中母校門口的小賣部。
“老板,兩份光餅夾豆腐幹,白的紅的都要。”
“好勒。”老板答著從店裏奔到門口的攤位為我們夾起豆腐幹,而我則是跑到後麵的冰櫃前,拿了兩杯荔枝味的果汁飲料。
“同學,你的餅。”
我接過老板手裏的餅,分給陶桃一份,並給了她一瓶“果10”。“喏,標配。”
“好吃嗎?”
“不,這位女士,停止你的質疑,好吃得不得了。走吧,我帶你到校園裏去逛逛。”
“EM……好吃em!”陶桃口齒含糊地稱讚道。
“那還用說,跟你說,這光餅可有曆史了。”
“哦?”
“光餅,又叫繼光餅,是當年明朝抗倭名將在福建打擊倭寇的時候,百姓為其烤製的幹糧,這光餅中間一個洞,就是為了串線,讓將士掛在胸前,方便食用。後來百姓為了紀念戚繼光,這種特色小吃就流傳至今了。”
“這樣啊!脆脆鹹鹹的,我很喜歡!”
說話間,我帶著陶桃來到了科技廳。雖是國慶長假,但還是有幾個零星的學弟妹散坐在這邊的書桌邊,吹著掃堂而過的涼風,兀自埋頭學習著。
“丁宇,你當初也是坐在這邊學習?”
我彎著眉毛笑了笑,說道:“想太多,最多校園執勤的時候才坐在這邊,哈哈。”
“好吧,一看你就不是個愛學習的主!”
我吸完最後一口飲料,“那可未必,我以前成績可好了,要不怎麼能考進這縣裏最好的高中呢?”
“難道是為了追班花,考上同一所學校的勵誌故事?”
“……電視劇看多了吧,不考會被爸媽打死的!怪我不該從小就展露了過於常人的智慧。”
“切。\"
硯池裏的鯉魚依舊在遊蕩,不知道它們是否還是原來的那一撥,就像一中的學生一樣,一屆頂替一屆,周而複始。
站在故地,想著逝去的回憶,有感動,有遺憾,但必須承認的是,它來過,也讓我無悔。
……
從一中出來之後,我便帶著陶桃來到了小吃街上,帶她吃遍了福安的特色小吃,福鼎牛肉丸、豆芽臭豆腐、煎包、溪柄海蠣包……這些福安獨有的美食,亦是讓我在異地他鄉魂牽夢繞的滋味,借著這個機會也得以再次入口。
一路走走停停,陶桃樂此不疲,看來這些美食都很對她的胃口,不過,為了晚上的飯局,我讓陶桃留了點肚子。
高中的幾個基友都不太善於做決定,在討論了一番之後,最後我們選擇了中肯的自助餐,說來也尷尬,我們的青春沒有熱血,也沒有荒唐,隻有枯燥乏味的學習中偶爾的幾個黃段子而已。
“誒,祚輝怎麼沒來?”我有些好奇祚輝的缺席。
與其聯係最多的鄭濤回道:“他去新疆那邊的工程了,好像信號不好,上網還要跑好遠才行。”
“我靠,安拉真主保佑,那一群將祚輝拉進房間的新疆姑娘能對他溫柔點!”我舉止誇張地說道,惹得眾人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