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元年的中國股市,可以用兩句話來概括:風雲變幻,曙光初現。說它風雲變幻,是因為在這一年裏,股票市場經曆了大起和大落,在發展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出現了數不清的難點。從中科創業的崩盤到億安科技的股價操縱,從銀廣夏的大肆造假到麥科特的欺騙上市,從三九集團挪用上市公司的巨額資金到市場上大範圍的違規理財行為,大案要案和重大違規行為不但一個接著一個,而且從年初到年末都始終未斷;湖北立華與中天勤會計師事務所幫助和參與上市公司造假,以及國家審計署在年底公布的16家具有上市公司財務審計資格的中介機構的審計報告的大麵積失實,使得中介機構出現了嚴重的信用危機;因國有股減持的決策失當所誘發的連續4個月的股市暴跌,使得市場的投資者在遭受了巨大的財產損失的同時也對股市的發展前景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市場出現了嚴重的信心危機。說它曙光初現,是因為管理層在市場的重重壓力之下處亂不驚,並且果斷地開始“危機變法”,在平均每3天就推出一個新的規範市場政策的情況下,政策走向也一步一步地向市場化的方向發展。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剛剛過去的2001年是我們在製度創新上步伐最大、進展最快、方向最為正確的一年,也是中國股市在經曆了長達10年的行政權力與市場機製激烈對抗、市場機製被重重鉗製和嚴重扭曲之後,市場的力量開始逐步取代行政的力量、市場機製開始逐漸發揮重大作用、市場開始發生重大轉折的一年。
——市場的發展宗旨正在進行調整。“類別股份”與定向為國企服務,是我國股票市場的兩個最重大缺陷。“類別股份”導致市場上隻有1/3的股票可以流通,2/3的國有股和法人股的沉澱不但造成了上市公司股權結構的嚴重扭曲,而且還導致上市公司的社會評價機製發生紊亂,市場價格與上市公司的經營實績出現了比較大的偏離和市場信號嚴重失真;由於定向為國企服務,市場經濟本身所應有的平等競爭原則在這裏流於形式,對國有上市公司的溫情脈脈的“父愛主義”保護和“一股獨大”進而“一股獨霸”的局麵使得上市公司大都保留著原有的國有機製,公司治理結構的失效也使得股市的優化資源配置功能受到了嚴重製約。2001年,中國股市的發展宗旨發生了悄悄的但卻是意義深遠的變化,國有股減持機製的啟動和一大批民營企業的上市預示著市場的發展宗旨已經開始了重大調整,這對中國股市的長遠影響將不可估量。
——市場的監管方針出現了重大改變。在這方麵,最為引人注目的是我們正在從長達10年的“政策市”中走出來,並且開始了市場與監管部門的功能歸位過程。雖然由於國有股減持的決策失誤使得中國證監會不得不啟動了緊急叫停機製,從而使得這一舉措帶有了“救市”的性質,但必須指出的是,這一次的“救市”與以往的“政策市”有著重大的不同,它首先是糾錯,是在一個極為特殊的背景下所采取的一個非常措施。可以預見的是,中國股市正在走出“政策市”,走向市場化,股市政策的變化與市場價格的走勢將會出現日益疏離的趨勢,管理層的職責將會越來越轉向保護投資者利益和懲處市場的違規行為。今年以來,行政問責機製和法律追究機製的啟動與一線、二線監管體係的初步形成,對違規、違法行為懲處力度的加大和違規成本的大幅度提高,都將對市場的不正當競爭和不合規行為形成強大的威懾,可鑽的市場漏洞也在呈現出日益縮小和減少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