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也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一年。在國家和自治區促進經濟平穩發展的一係列政策的作用下,寧夏區電子信息產業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經濟效益穩步提升,工業增加值逐步提高,經濟運行呈現了平穩較快增長的態勢。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寧夏回族自治區電子信息產業保持平穩增長態勢,整體水平明顯提高,全區初步形成了以電子製造、軟件、信息服務業為格局的電子信息產業。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不斷提高,特別是長期處於弱勢的電子信息製造業出現了可喜的變化。多晶矽、單晶矽、電容器、高聲表器件等產品的技術達到或接近國內外先進水平。
1~9月,寧夏回族自治區信息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9.9億元。其中,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實現銷售收入17.07億元,同比增長64.6%;實現利潤2.31億元,同比增長4.5倍;實現工業總產值22.4億元,同比增長65.8%;完成工業增加值6.29億元,同比增長59.3%。半導體光伏材料行業共生產多晶矽1034t,銷售1014t,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88.2%和67.4%。生產單晶矽1794t,銷售1281t,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5.3%和17.17%。電子元件行業共生產電容器3.1億隻,較2010年同期下降0.5%。
完成軟件業務收入28443.7萬元,同比增長21.8%。軟件產品收入10720.4萬元,同比增長20.4%,占軟件業務收入的37.7%,增速比2010年同期提高2個百分點;信息係統集成服務收入14446.9萬元,同比增長22.7%,增速比2010年同期降低2.3百分點;信息技術谘詢服務收入1641.7萬元,同比提高9.5%,增速比2010年同期降低6個百分點;數據處理和運營服務收入1435.7萬元,同比提高23%;軟件服務外包收入138.6萬元,同比增長121.4%。利潤總額2303.2萬元,同比增長96.5%;完成稅收1546萬元,同比增長49.1%;從業人員平均人數1971人,同比增長30%。全區10家重點軟件企業軟件業務收入合計27415.8萬元,占全區軟件業務收入的53%。
2011年底,預計寧夏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實現銷售收入18億元,實現利潤3億元,實現工業總產值19億元;軟件產業業務收入達到5.3億元,產業增加值達到2.2億元,實現利潤5000萬元。
二、主要行業運行特點
(一)光伏產業價格波動明顯,企業經營壓力加大
第一季度,寧夏回族自治區光伏企業經營情況良好,工業生產和經濟效益保持快速增長。但進入第二季度,特別是進入5月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歐洲主要光伏國家的補貼標準陸續下調和國內市場供應量增大、市場供給充裕等影響,產品價格直線下降,太陽能級多晶矽的價格從最高70萬元/t降至27萬元/t,跌幅達到了61%,成為六年來的最低價格。單晶矽棒的價格從80萬元/t降至48萬元/t,下跌40%。在原材料直線上漲、產品價格不斷下跌的不利情況下,寧夏回族自治區光伏企業盈利空間受到嚴重擠壓,增幅逐月回落,甚至出現負增長。2011年1~9月寧夏回族自治區多晶矽實現銷售收入4.3億元,實現利潤3874萬元,但是從6月開始多晶矽行業利潤出現負增長;單晶矽實現銷售收入9.7億元,實現利潤1.9億元。其中第二季度實現利潤7736萬元,環比下降23.2%。第三季度實現利潤1887萬元,環比下降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