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重視自己身邊的“非物質”財富(8)(1 / 2)

公元70年前後,占領猶太國的羅馬人肆意破壞猶太會堂,圖謀滅絕猶太人。麵對猶太民族的空前浩劫,約哈南殫智竭神,想出一個方案,但必須親自去見包圍耶路撒冷的羅馬軍隊統帥韋斯巴。

約哈南拉比假裝生病要死,才得以出城見到羅馬的司令官。他看著韋斯巴,沉著地說道:“我對閣下和皇帝懷有同樣敬意。”

韋斯巴一聽此話,認為侮辱了皇帝,做出要懲罰拉比的樣子。

約哈南拉比卻以肯定的語氣說:“閣下必定會成為下一位羅馬皇帝。”

將軍終於明白了拉比的話,很高興地問拉比此來有何請求。

拉比回答道:“我隻有一個願望,給我一個能容納大約10個拉比的學校,永遠不要破壞它。”

韋斯巴說:“好吧,我考慮考慮。”

不久以後,羅馬的皇帝死了。韋斯巴當上了羅馬皇帝。日後當耶路撒冷城破之日,他果然向士兵發布一條命令:“給猶太人留下一所學校。”

學校留下了,留下了學校裏的幾十個老年智能者,維護了猶太的知識、猶太的傳統。戰爭結束後,猶太人的生活模式,也由於這所學校而得以繼續保存下來。

約哈南拉比以保留學校這個猶太民族成員的塑造機構和猶太文化的複製機製為根本著眼點,無疑是一項極富曆史感的遠見卓識。一方麵,猶太民族在異族統治者眼裏,大多不是作為地理政治上的因素考慮,而是作為文化上的吞並對象。小小的猶太民族之所以反抗世界帝國羅馬而起義,其直接起因首先不是異族的政治統治,而是異族的文化統治,亦即異族的文化支配和主宰:羅馬人褻瀆聖殿的殘暴之舉。

另一方麵,猶太人區別於其他民族,首先又不是在先天的種族特征上,而是在後天的文化基因上。在一個猶太人的名稱下,有白人、黑人和黃種人;至今作為猶太教大國的以色列向一切皈依猶太教的人開放大門,因為接受猶太教就是一個正統的猶太人。

我們完全可以說,為了達到這一文化目的,猶太人長期追求的,不僅僅是保留一所學校,而是力圖把整個猶太生活的傳統和猶太文化的精髓保留下來。從猶太民族2000多年來持之以恒、極少變易的民族節日,到甘願被幽閉於“隔都”之內以保持最大的文化自由度,到複活希伯來語,到基布茨運動,所有這一切都典型地反映出了猶太民族的這種獨特追求和這種獨特追求中生成的獨特智慧。

這種智慧就是對民族文化的高度自信、執著和維護!

也正基於此,猶太人才會認為沒有知識的人不算是真正有用的人。猶太人絕大部分學識淵博,頭腦靈敏。在他們眼裏,知識和金錢是成正比的,隻有具有豐富的閱曆和廣博的知識,才能在世界各行各業中生存,才能最大限度地獲取財富,而這正是本節的要點。

18.在不斷學習知識中尋找經驗

綜觀各行各業成就霸業、成就大事的偉人,都是在不斷的學習知識中尋找經驗的。沒有知識,就像是盲人看不到光明一樣。李大釗說:知識是引導人生到光明與真實境界的燈燭;愚昧是達到光明與真實境界的障礙,也就是人生發展的障礙。

學無止境。許多人看到的是百萬富翁學曆不高白手起家的傳奇經曆,卻忽視了他們後天努力學習補充自己的事實。比爾·蓋茨說過:“雖然微軟的創始人最終未完成學業,但我們卻很少聘用那些中途退學的人員。”

隻有獲取新知識,並讓知識一代一代地傳播下去,才能讓自己的財富不致於讓子孫敗光,才有可能富過三代。聞名華夏的榮氏兄弟在打造家族企業時,就深深地感到知識的重要性,要想有一番大作為,必須學到足夠多的知識。要使家族企業壯大,實現創業大誌,就得學習新知識。

榮氏兄弟小時候因為家貧,沒上過幾年學,迫於生計,十幾歲就背井離鄉到外鄉去謀職。特別是榮宗敬,13歲時就跟著父親的朋友到上海去找差使。當時因為文化不高,他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工作,幾經周折,才在一個小廠裏當了學徒。清苦的學徒生活使得榮宗敬深切地體會到,作為一個無知識的人,隻能打雜,看人家的眼色討生計。

榮宗敬在學徒時就發誓,一定要學好一門專長。於是,他刻苦學藝,學藝期滿,毫不費力地找到一份差事。在工作期間,榮宗敬仍然抽空學習,後來還利用他的關係把弟弟榮德生介紹到上海的厘金局來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