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越義珍(1868年11月1日-1957年4月6日),生於琉球王國裏城山川村(現日本衝繩縣那霸市裏山川町),出身琉球王國泊士族的名門富名腰家族。 Ww WCOM在琉球國時期,依當地習俗,其童名“思龜”(琉球語:思亀/ウミカミ),唐名“容宜仁”(琉球語:容宜仁/ヨージニ),和名“富名腰義珍”(琉球語:富名腰義珍〔冨名腰義珍〕/フナクシジチン)。琉球處分後將“富名腰”改為同音的“船越”,並以“船越義珍”為戶籍名。
船越義珍是現代空手道始祖,鬆濤館流空手道的創始人,該流派是世界上最大的空手道流派,他同時也是將空手道自衝繩傳入日本本土的第一人。由於他是早產兒因此幼年時身體病弱,原本家族希望他能夠進入醫學校學習醫學,但後來因條件不符所以進入衝繩縣尋常師範學校成科學習一年的課程。在二十一歲時開始擔任教師的生活,年輕時代船越義珍就開始學習琉球傳統的武術唐手(カラテ)。1878年拜入“裏手”名師安裏安恒的門下,安裏安恒是“裏手”一代名家鬆村宗棍的學生,也因為鬆村是過去琉球王朝的禦用武師,所以“裏手”後來都流傳在宮廷與貴族之間,安裏安恒當時是琉球尚式王朝末代的武師,在日本將衝繩納入領土之後,於1879年隨尚式王朝最後一個國王尚泰搬遷到東京,直到189年才回到琉球,因此一般推定船越義珍應該是在二十四歲之後才更進一步接受安裏安恒的指導,而安裏安恒傳授給船越義珍的“公相君”(觀空),則成為後來船越最喜歡演練的套型。所以在安裏安恒離開琉球這段期間,船越義珍其實是向與安裏安恒同為鬆村宗棍傳人的糸洲安恒學習唐手,糸洲安恒可是琉球唐手現代化的功臣,許多唐手名人都出自他的門下,當時他與“那霸手”的東恩納寬良並稱為琉球唐手兩大名家,而船越義珍也延續了糸洲安恒對唐手現代化的推進而努力。
1916年從衝繩的學開始設立唐手課程為起始,次年1917年,船越參加了在摩文仁賢和家裏開設的“衝繩唐手研究會”,當時包括了屋部憲通、花城長茂、宮城長順等人都參加其中。1919年在屋部憲通的推薦下船越義珍擔任了衝繩縣師範學校的唐手課外體育課程的指導,而在191年月,船越義珍率領中學生與師範學校的學生們在當時日本皇太子(後來的昭和皇)麵前表演唐手。19年5月衝繩尚武會會長、船越義珍赴東京,在文部省主辦的體育展覽會上表演唐手以後,唐手就在日本開始迅普及。
19年6月在講道館柔道的邀請下,在嘉納治五郎(近代柔道之父)與許多柔道有段者的麵前,船越義珍與東京商大的學生儀間真謹二人進行唐手的演武拆解明,船越並表演了“公相君”,儀間表演了“內畔戰”演武,當時表演的地點下富阪道場集結了二百人以上的柔道館員觀賞這場精彩的表演,而這場成功的表演也讓船越繼續留在東京傳授唐手。194年,船越義珍以唐手研究會長?富名腰義珍的名義,頒空手道史上第一次的段位行,當時被授與段位者包括粕穀真洋、大塚博紀、西康裕、儀間真謹四位,同年194年1月慶應義塾大學成立唐手研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