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教師,他們的工作大多是茫然的。他們每天在茫然中上班、下班,到了固定的日子領回自己的薪水,高興一番或者抱怨一番之後,仍然茫然地去上班、下班……他們從不思索關於工作的問題:什麼是工作?工作是為什麼?可以想象,他們隻是被動地應付工作,為了工作而工作,不可能在工作中投入自己全部的熱情和智慧。他們隻是在機械地完成任務,而不是去創造性地、自動自發地工作。
當我們的工作依然被無意識所支配的時候,很難說我們對工作的熱情、智慧、信仰、創造力被最大限度地激發出來了,也很難說我們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我們隻不過是在“過日子”或者“混日子”罷了。
卓有成效和積極主動的人,他們總是在工作中付出雙倍甚至更多的智慧、熱情、信仰、想象和創造力,而失敗者和消極被動的人,卻將這些深深地埋藏起來,他們有的隻是逃避、指責和抱怨。
對每一個學校和領導而言,他們需要的絕不是那種僅僅遵守紀律、循規蹈矩,卻缺乏熱情和責任感,不能夠積極主動、自動自發工作的教師。
工作不是一個關於什麼事和得什麼報酬的問題,而是一個關於生命的問題。工作就是自動自發,工作就是付出努力。正是為了成就什麼或獲得什麼,我們才專注於工作,並付出精力。從這個本質的方麵說,工作不是我們為了謀生才去做的事,而是我們用生命做的事。
隨時準備把握機會,展現超乎他人要求的工作表現。知道自己工作的意義和責任,並永遠保持一種自動自發的工作態度,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是那些脫穎而出的教師和凡事得過且過的教師最根本的區別。
明白了這個道理,並以這樣的眼光來重新審視我們的工作,工作就不再成為一種負擔,即使是最平凡的工作也會變得意義非凡。在各種各樣的工作中,當我們發現那些需要做的事情——哪怕並不是份內的事的時候,也就意味著我們發現了超越他人的機會。因為在自動自發地工作的背後,需要你付出的是比別人多得多的智慧、熱情、責任、想象和創造力。
每個領導都希望自己的教師能主動工作,帶著思考工作。對於發個指令,撳動按鈕,才會動一動的“電腦”教師,沒有人會欣賞,更沒有領導願意接受。職場中,這類隻知機械守成工作的“應聲蟲”,領導會毫不猶豫地剔除在升職的考慮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