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往往比較重視學習知識,忽視培養見識,這是片麵的,不利於成才。
什麼是“見識”
見識,是一個人知識與智力的統一體現。是指人才對客觀世界的一種綜合的認識能力,是綜合地運用各種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去把握事物發展方向,掌握未來的能力。見識,既是一種判斷能力,又是一種預測能力,沒有與眾不同的見解和判斷力,就不可能高瞻遠矚,洞察底蘊。大凡事業上有成就者,他們不僅僅善於將自己所學得的知識和所掌握的能力運用於本學科知識所麵向的實際,而且還具備了保證以上運用、以上結合能夠進行、得以成功的智慧。這種智慧就是指見識能力。見識包括政治生活領域的見識和業務領域內的見識。政治生活領域的見識,指的是能夠看清並順應時代前進的方向;業務領域的見識是指能夠看得準專業領域裏具有關鍵意義的攻關課題。有些人不是不具備成才的學問,而是缺乏見識。看不準方向就會迷途,抓不住關鍵性問題就難有實質性突破,沒有辨別能力就不可能有創新。
見識能力的重要性
見識能力在成就事業中的作用,具體說有以下幾點:
首先,能夠確定和指明方向。眾所周知,凡能在事業上有所成就者,無不始於誌。而誌靠識來確定。一個有見識能力的人,能夠預見到未來的情形,這就為人的活動指明了方向。
其次,有助於選擇關鍵性課題。一個人能否成功成才,與其能否抓住某個領域的關鍵性問題去研究和解決,關係極大。成功者的見識能力使他們站得高、看得遠,善於在千頭萬緒中選擇最有前途、最有價值的課題。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卻需要有創造性的想象,而且標誌著科學的真正進步。
再次,見識有助於作出人生事業或道路上的正確判斷和選擇。人生道路上往往有許多重要的關口,選擇不當就會有不同的命運,這就需要有見識,需要作出正確的判斷。
怎樣培養見識力
首先,要刻苦讀書,不斷學習。見識一般有兩個來源,一是來自書本,一是來自實踐。不讀書,頭腦裏沒有相當的知識儲備,思考和認識問題的深度和廣度就要受到限製。隻有人的知識和智慧增長了,才有益於見識的培養和提高。
其次,要養成勤於思考的習慣。恩格斯說過,不經過思考,人們連兩個最簡單的事實也聯係不起來。讀書、思考與見識的關係十分密切。“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隻有掌握了盡可能多的知識,才能活躍思維,為思考提供更多的原料,也才有新見解、新思想、新辦法的產生。讀書、學習如果不思考,就不能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所以要培養見識能力,正確的方法就是把學習與思考結合起來。隻有通過多思考,多研究,多琢磨才能看問題更全麵、更準確,才能更好地解決和處理問題。
再次,要重視對親身所經曆的事情進行總結與反思。要培養見識力,僅靠書本知識是不夠的,還要有親身實踐的經驗。見識力的提高與培養離不開實踐,所以要珍視自己的經曆。實踐證明,無論從哪裏學習都沒有從自己經曆中學習得來的更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