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地說,職業素質是勞動者對社會職業了解與適應能力的一種綜合體現,其主要表現在職業興趣、職業能力、職業個性及職業情況等方麵。影響和製約職業素質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實踐經驗、社會環境、工作經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況(如身體狀況等)。一般說來,勞動者能否順利就業並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本人的職業素質,職業素質越高的人,獲得成功的機會就越多。
職業素質是勞動者走向就業的基本條件,但是如何才能了解自己的職業素質呢?了解自己職業素質的辦法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三種:
接受職業指導
職業指導是就業服務機構針對勞動者求職、單位招聘過程中的問題,為勞動者、用人單位提供心理分析、擇業技巧、心態調整、技能測試、供求趨勢分析、職業設計、用人計劃等幫助的行為。
職業指導的服務對象,一是勞動者(包括符合勞動年齡內的求職者、各類學校學生);二是用人單位。
職業指導內容主要有:勞動力市場供需分析指導、勞動就業法律、法規、政策指導、求職者素質、職業能力測評、求職者職業設計、求職技巧指導以及單位用人指導等。
職業指導方式包括:“一對一”谘詢麵談、成功求職策略培訓、跟蹤指導、座談會等。
職業素質測試
部分職業介紹服務機構開設了“職業素質測試”的服務,求職者可在那裏獲得相關服務。
自測
勞動者可以通過填答“職業素質”自測問卷的方式,判斷了解自己的職業素質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