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如何做個稱職的好員工——職業發展與職業生涯(16)(2 / 2)

案例故事2:

張先生和李先生在大學都是學計算機的,就在四年前他們同時進了北京的一家軟件開發公司。四年前他們二人滿懷希望地在人才市場與這家軟件開發公司的老板見麵後就被老板相中,但到公司工作以後他們發現公司不像他們想象的那麼好,沒有寬敞明亮的辦公室,沒有先進的辦公設備,也沒有高額的薪水。公司總共不到十個員工,兩間簡陋的房子還是租來的,而且大家都在懷疑老板的紅旗到底能扛多久。張先生和李先生都覺得很失落,因為他們也和其他同事一樣知道了公司的注冊資本就隻有十萬元。

兩個月後,員工開始陸續地離開,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老板也還是想辦法給離開的員工付清了應給的工資。此時公司軟件產品的開發依然沒有很大的進展,張先生看著公司的財務越來越吃緊,員工也越來越少,就在進公司後的第三個月離開了,老板心裏很難過。當天晚上老板找到李先生一起喝酒,酒過三巡之後,李先生因為覺得老板雖然經營狀況不怎麼樣,但為人不錯,所以他對老板說,隻要公司還在做,他就不會離開,隻要公司還有員工,他就做最後一個離開的,因為他相信自己和公司一起開發的軟件產品肯定是好東西。就在張先生去另謀高就的時候,李先生還是和老板堅持著又幹了半年,終於開發出了令人滿意的軟件,因為該軟件在市場上受到廣大客戶的普遍歡迎,所以公司開始有轉機並逐步實現贏利了。

又過了一年,公司又推出了更多更好的軟件產品,公司員工也逐步發展到了五十多人,市場進入良性發展。現在張先生在另一家公司依然做著計算機方麵的工作,但和其他普通的打工族沒有太大的區別,而李先生卻成了公司的副總裁,月薪超過兩萬元,老板還給了他公司30%的股份。就在幾個月前的一天,老板又和李先生一起喝起了酒,老板告訴了他為什麼會給他這麼好的待遇,老板說自己在張先生離開那天晚上喝酒的時候,其實他也很想打退堂鼓,喝酒本來是有意和李先生聊最後一次的,但沒想到李先生不但沒離開,一席話還鼓勵了他,讓他對自己的公司又充滿信心堅持幹下去,所以如果沒有李先生的支持就沒有他的今天,而李先生今天的待遇就是老板對他的感恩和回報。

機會往往是自己給的,有些看似精明的人總覺著自己是個“識時務者”,從東邊跳到西邊,到頭來什麼機會都輪不上。反倒是那些看似傻傻的人,跟著一個老板不願挪窩,到最後隨老板一起得道升天了。世事變幻無常,選擇了一個老板就給他一些時間,也是給自己一個發展的機會,也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點評:“跳槽”這個詞在20年前可能還是個比較新鮮的概念,但進入21世紀的今天,這就已經是一個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詞語了。因為現在從沒跳過槽的人可以說已經不多見了。而就在大家習以為常的這種社會現象背後,也反映了人們的就業觀念和心態的轉變。雖然說跳槽不是什麼不光彩的事,但是我還是希望廣大的就業者要慎重對待,不要輕易跳槽,這不是為老板們說話,而是一個年輕人在自己的職業發展中必須要算的賬。年輕人往往容易厭煩不斷重複的工作,但真正成功的人就是比常人多了一分耐心,簡單的事情重複做,時間長了,也就成了這方麵的專家了。

其實作為一個公司的員工,每個人都會發現企業存在的一些問題,甚至都會在一定的程度上對公司的某些方麵存有不滿,但這些不應該成為一個好員工輕易跳槽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