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地周老笑了,這一笑將之前的愁容都給驅散殆盡,就連一旁的張書辰都能感覺出,周老心裏的開心,為故事中的男子開心:“知道了真相的年輕人一開始是震驚,因為他有些不敢相信這世界上真的有如神話中的事情,但是這事就發生在他眼前,發生在他最熟悉的人身上,由不得他不信。不過震驚過後,就是欣喜,本來他以為自己會嫉妒,但是卻沒有,有的隻是為男子的高興。之後他們兩人喝了一個酩酊大醉,第二天年輕人就下山去了。”
“從那天起,年輕人上山的頻率就少了很多,一開始是幾個月,後來是半年,再後來是一年甚至幾年才來一次,因為年輕人知道,他不用再為男子擔心,男子有自保的能力,甚至他在這山上比自己生活在高門宅院中都要安全,而且這山上比山下更是少了一份喧鬧,多了一分寧靜。年輕人不用擔心他在山上了安危了,本就已經是老年人的年輕人也就減少了上山的次數。”
說到這裏周老突然話鋒一轉,語氣提高了一些:“後來過了很多年了,年輕人的家裏欠了別人一個很大人情,傾其所有都還不上的人情,所以年輕人又一次上山來了,他希望男子能夠出手幫他一把,不過讓年輕人沒想到的是,在聽完他的描述後,男子拒絕了,任憑他百般勸說,男子不僅不願出手幫忙,甚至連原因都不肯說一下。
“於是多年以來他們第一次爭吵,年輕人很激動,因為他不知為什麼男子會拒絕他,他想問出一個究竟,不過讓他失望了,男子仍是不為所動,年輕人氣憤的連夜下了山。”周老說道這時臉上笑意不在,又是換成了一副失落的表情。
“不過,一年後年輕人又上山了,因為他遍訪名醫,甚至不惜動用家族的勢力,仍然無法治好那個有恩於他家的人,所以他又一次上山,請求男子的幫助,這次年輕人沒有跟男子爭吵,不過男子依舊是拒絕了他。不過這次年輕人沒有摔門而去,而是住了一夜,在清晨下山。”
此時的周老已經講了好一會了,按理說一個老人應該有些疲倦了,但是張書辰發現周老卻是越來越激動了,他又一次加快語氣的講述著這個年輕人故事:“自此之後年輕人,每年都要上山來,每年都是同一件事,請求男子出手相救,年輕人覺得男子不會這麼鐵石心腸。隻要他堅持,男子總有一天會答應他的,就這樣年輕人年複一年的上山,在第二天清晨在下山,不用問每次男子都拒絕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