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30)(1 / 3)

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由於所處的時代背景以及所擔負的當時的曆史使命,使他們對宗教問題的認識和處理主要服從於當時工人階級爭取社會主義社會以後的宗教問題,隻是提供了一些認識和處理的基本原則,並進行了一定的科學預測。概括其主要內容:一是宗教的本質及產生、發展和消亡的客觀規律。就宗教的本質,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揭示出宗教自身所特有的和其他社會意識形式能區別開來的本質規定性,就是一切宗教都不過是支配著人們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們頭腦中的幻想的反映。在這種反映中,人間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間的力量的形式。就宗教的根源,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充分肯定了馬克思主義產生以前許多先進思想家對宗教的自然根源、認識根源、心理根源的正確揭示,同時指出他們的根本缺陷就是在理論上都沒有科學揭示出宗教的社會根源。馬克思、恩格斯則揭示出社會根源,即階級社會中的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階級剝削與壓迫才是宗教產生和存在的最深刻的根源。就宗教的社會作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都指出過在階級社會中,宗教的社會作用主要表現在它為剝削階級所利用,成為其麻醉人民的精神,維護自己統治的工具。另外,宗教作為一種“外衣”、“紐帶”,在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階級的革命鬥爭中也能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就宗教的發生、發展過程,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均指出宗教形態的變化,依賴於社會形態的變遷。同時指出,宗教不能人為地消滅,隻能自然消亡,這是一個長期的痛苦的曆史過程,隻有謀事在人,成事也在人的時候,才可以說具備了宗教消亡的條件。

再來看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就工人階級政黨對待宗教的態度和原則問題時所闡述的內容來看,主要涉及這樣六個方麵的內容:①宗教與科學社會主義在世界觀的出發點上是對立的。即宗教世界觀的出發點是精神第一性,而科學社會主義世界觀的出發點是物質第一性,二者是不可調和的。②用行政命令或警察手段禁止宗教,大聲疾呼向宗教宣戰是一種愚蠢的做法,不但消滅不了宗教,反而會提高人們對宗教的興趣。③宗教對國家來說是私人的事情,即每個公民對宗教的態度,完全是他個人的事情,誰也管不著。但對工人階級政黨來說就不是私人的事情,黨不能任憑宗教思想影響自己的成員。④同宗教作鬥爭要服從無產階級革命鬥爭的總任務,即在任何情況下,宗教問題和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的全局相比總是次要的,決不能把宗教問題提到它所不應有的首要地位。

⑤要徹底實現宗教信仰自由,任何人都有權信仰或不信仰宗教,所有宗教及教派一律平等。⑥要不倦地進行科學無神論的宣傳,保持工人階級政黨世界觀的純潔性,幫助群眾提高科學認識水平。科學無神論宣傳要服從黨的中心工作,要講究方式,決不能傷害信教群眾的宗教感情。

從以上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對宗教的基本論點完全可以看出,馬克思主義宗教理論是一個包含著豐富內容的嚴肅而完整的體係。隻有完整準確地把握,才能正確指導認識和處理宗教問題的實踐,否則,就會出現失誤和挫折,這方麵曾有過深刻的曆史教訓。從國際工人運動的曆史來看,造成對馬克思主義宗教理論的片麵理解甚至於歪曲的錯誤,概括起來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由於對馬克思主義宗教理論的教條主義態度;二是由於政治上的錯誤路線對理論上的片麵需要。例如,前蘇聯在進入社會主義時期以後,蘇聯共產黨沒有能夠在科學分析和正確估計國內宗教狀況新變化的基礎上,進一步科學地運用並進一步發展馬克思主義宗教理論,基本上是以僵化的教條主義態度對待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當年的論斷,片麵地突出某些方麵而與整個理論體係割裂開來,甚至於有所曲解。例如,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從未用過反動一詞來限定宗教思想,而前蘇聯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基本上宣傳宗教是一種反動的意識形態,把宗教世界觀的非科學性等同於政治上的反動。

對宗教的社會作用,單純強調宗教是人民的鴉片,強調宗教的反動社會本質和反動的社會作用,對宗教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的一些積極作用談得很少。不加分析地將社會主義條件下的宗教組織和資本主義社會的宗教組織相提並論,將他們甚至包括信教群眾一概視為社會主義的異己力量。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對宗教問題認識和處理的著眼點則是立足於盡快削弱乃至消滅宗教,在意識形態領域則強化對宗教的批判和無神論宣傳,特別是對信教群眾的無神論宣傳,在政治上對宗教則采取行政手段的辦法加以限製、甚至於打擊,並以對外宣傳前蘇聯已經是一個群眾性無神論的國家來證明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實踐證明,所有這些不但無助於社會主義時期宗教問題的正確解決,反而進一步掩蓋和激化了宗教領域中的矛盾。上世紀80年代末,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提出“社會主義要適應宗教”的錯誤論調,蘇聯共產黨從對原馬克思主義宗教理論的教條主義態度到背叛,拋棄了馬克思主義宗教理論的基本原則,使宗教領域的矛盾總爆發,以致成為導致社會動亂的一個因素。由於曆史的原因,前蘇聯關於社會主義時期宗教問題的觀點,在一定時期一定程度上也曾影響到我們國家對待宗教方麵的問題,1958年以後,特別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別有用心地利用“左”的錯誤對馬克思主義關於宗教問題的科學理論肆意加以踐踏,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訓。但是,我們黨依靠自己的力量,糾正了錯誤。正是在總結國內、國際處理社會主義時期正反兩方麵曆史經驗的過程中,我們黨不僅對馬克思主義宗教理論有了完整準確的把握,而且將馬克思主義宗教理論進一步與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宗教實際有機地結合,向前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宗教理論。尤其是在這個過程中,作為我們黨第三代領導集體的核心——江澤民同誌,在繼承馬恩列和毛澤東、鄧小平等革命導師關於宗教理論的基礎上,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的雄才大略和高超的政治遠見,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求實態度和創新精神,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中有關宗教理論進行重要發展,提出了一些切合當代發展和適合我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認識和處理宗教問題的著名論斷,為我們進一步正確認識和處理新時期新形勢下的國內宗教問題提出了重要的權威性的理論依據。主要的論斷:一是對宗教在社會主義社會中的位置給予了明確的闡述,提出了“民族、宗教無小事”的著名論斷,對全黨和各級領導幹部及群眾給予了一個明確的警示。江澤民同誌在2000年12月4日全國統戰工作會議上指出:“民族、宗教無小事。國內外的曆史和現實都充分證明,沒有民族問題、宗教問題的正確解決,就沒有國家的團結、穩定、統一。”《江澤民文選》第三卷第14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