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200把金鑰匙開啟成功管理之門(1 / 1)

這本書為你而寫。你可能在很多方麵和優秀的企業家柳傳誌、張瑞敏等人早期一樣:精力充沛,前途光明,事業正走在攀登輝煌頂峰的道路上,在經營企業過程中不斷遇到困難並不斷獲得克服困難的勝利滿足。同樣,你也許也在思考他們曾經思考的問題:企業是高速發展,還是穩紮穩打?是要專業化,還是要多元化?是要資本,還是緊握控製權?企業該怎麼開拓全球市場,走好全球化道路?

困惑是一個優秀總經理的標誌之一。正在被管理問題所困惑的你,以及其他企業管理者,即便目前還未成為公認的企業家,但在你思考這些管理問題時,你已經表現出成為卓越管理者的潛質。管理大師德魯克說:“一個人意識到的學問,不是真正的學問,不是博學,而是賣弄。”無論是多麼成功的企業管理者,當他為自己的管理經驗洋洋自得的時候,他的經驗、知識就在他驕傲的一瞬間為他的經營埋下了隱患。德魯克又說:“任何知識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成為錯誤的知識。”如果你不想使自己陷入“錯誤知識”的陷阱,保持和持有管理困惑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但是,困惑並不是我們的炫耀品。我們可以在困惑的“鞭策”下保持對新知識的向往;新知識也隻有能夠完美地解決困惑才具有價值;我們應該在困惑的指引下,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為企業的經營找到新的方案或者出路,從而實現並獲得“困惑”帶來的管理效益和經濟效益。

不同的企業管理者為“困惑”尋找的解決出路並不相同:有的人寧願把自己的企業和事業當做是試驗品,“以身試法”地去試驗他對目前問題的認知和把握;有的人把自己“偽裝”成一個態度誠懇的學生,到大學裏或者同行裏聆聽“善意的教誨”;更有人願意花錢聘請“外腦”或“神仙手”,希望在外力的作用下,使自己快速衝出管理困惑的泥潭。

無論哪種方式,都值得讚同和肯定。因為他們本著學習的精神去麵對管理上的困境。魯迅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在這句話的背後,還有一句話:“世上的人本不認識路,很多人跟隨著帶頭人一起走,也就走出了路。”這就是“跟隨”的力量。雖然市場環境不同,時代不同,資源情況不同,但很多企業管理者心頭所經曆的困擾,正是那些前輩們曾經經曆的困擾。苦思冥想尋找出路,不如跟對成功者的腳步或者仔細研究失敗者的失誤。成功者,有成功經驗可循;失敗者,有失敗教訓可鑒,“跟隨”能讓你“跟”出一片廣闊的天空。

也許講到這裏,不禁有人要問:如何跟?如何隨?其實,跟隨並不一定要麵對麵。巴菲特午宴全球招標,有人花了數十萬美元終於中得機會,結果除了看清楚巴菲特長得什麼模樣外別無所學。跟隨的實質是領悟。我們不需要看到這些優秀的企業及企業家在哪,我們隻需要感受到這些企業家管理的實質和精髓。這正是本書創作的要義。

善於聯想的人,能從本書中看到無數優秀的企業和企業家的影子,能看到他們在管理企業過程中出現的亮點和失誤;善於學習的人,能從本書中學到成功的法則和關於失敗征兆的認知;善於比較的人,能從本書中看到自己與優秀企業家的差距,以及自己的企業與優秀企業的差距。本書不是一本說教書,不是類似於某個大學的教授站在空洞的講台上上口吐白沫地空談理論,而是在揭示理論本質的同時加以案例的佐證,共同來揭開管理的真相。

本書不是一本管理專業書——管理專業書全都被管理大師德魯克寫完了——本書記載的是許多優秀CEO在管理實踐中提煉出來的管理精華和真知。你可以不遵循他們的經驗,但是必須了解他們和研究他們。所有的困惑和問題如同關閉前行道路的鋼鏈銅鎖,閱讀本書,能夠使你獲得成功管理的金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