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修了不到一個月,之後李東便回村子裏開始建飯店了,為什麼是建飯店呢?因為拜佛村實在也不是很大,店鋪不算多,但是土地很多,沒有合適的店鋪可以盤,那就隻能是建一個新的了,建一個也不錯,薑黎給李東規劃了圖紙。這個地方雖然靠近大山,但是因為沒有冬天的緣故,山下也不會太冷,那麼也沒有必要把飯店蓋的特別密不透風。薑黎建議讓他全部采用木頭,就地取材還能節約成本,木頭表麵的樹皮也不要破壞,這樣埋到地下,可能還能長出樹葉,就做了天然的裝飾了。蟲子不用擔心,有薑黎在,驅蟲藥還不簡單嗎。除了待客區,廚房和儲物間還是請郭師傅給蓋,畢竟木頭有些潮,而且廚房還是不適合木屋,飯店的後麵還要蓋上幾間房子,蓋成一個小院一個小院的,給顧客良好的私密性,還能留一間自己人住。
飯店的食材沒必要不要囤貨,要保證菜和肉的新鮮度。李誠在後麵做飯,李東在前麵招呼,等忙不過來的時候再請人。飯店的名字就叫拜佛食肆。菜品的品種最初不要太多,每隔三個月上一道新菜,這樣讓食客保持新鮮度。
SC有一座特別有名的山,名喚峨眉山。去過峨眉山的朋友都知道,峨眉山雖然叫峨眉山,但是其實不單是一座山,而是群山。真正徒步爬過峨眉山的人都知道,爬峨眉山不是一直往上往上再往上,而是真正的翻山越嶺。爬上一座山然後下山然後再爬山,而且中間沒有什麼纜車啊公路啊,隻要決定開始爬,就沒有回頭路,爬到半路想回來?那麼好,可以,來的時候翻了幾座山,回去就還是再翻一次吧。真正的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為什麼要提峨眉山呢?因為淨心庵所在的通領群山就是這樣的,山連著山,當然麵積沒有峨眉山大,但是寺廟的數量卻像峨眉山一樣多,大大小小的寺廟就有一百多個。
至於淨心庵為什麼會荒廢呢?薑黎分析了一下主要原因應該就是香火不夠旺盛。聽福起寺的福一老和尚說,先前淨心庵都已經破敗到隻有一個大比丘尼帶著兩個小比丘尼的程度了。因為香火不旺,老比丘尼已經都快撐不下去了。後來有一年老比丘尼病了,一病不起,臨死之前突然回光返照,帶著兩個小比丘尼離開了。至於去了哪裏沒人知道。而且這都已經是快十年的事情了。而這通領群山別的不多,就寺廟多,更何況這麼小的一個庵子根本沒人閑的沒事來占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