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沈寧的前世今生(1 / 3)

“小寧……你總算醒了……”

當沈寧從“昏厥”中悠悠醒來時,一把年輕女聲在他耳邊響起,那其中充滿了真誠的歡喜和欣慰。

這就是……“借屍還魂”了?

伴隨著這一絲意識,沈寧緩緩張開眼睛,周遭那無比清晰的圖像與溫和的色彩立刻湧入眼簾,與曾經所身處的地獄的那種無比厚重的黑暗完全不同。

感受著從窗外射入的那久違了幾百年的陽光,沈寧心中倏然泛起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滋味,細細品來,不獨有重返人世欣喜,竟還有幾絲因遠離地獄而生的“背井離鄉”的傷感。

饒是他先前已有心理準備,但幾百年來被刺瞎了雙眼的孤魂野鬼的黑暗生活早已令他習慣,如今驟然借屍還魂到一個同樣名叫“沈寧”、因救人而落水身亡的年輕人的身上,重回這活人的世界,能再次張開雙眼縱情感受這眼前無盡的光影,自然叫他有些無所適從。

看來,自己在陰曹地府呆得真是太久了……

沈寧一麵感慨著,一麵在心頭光馳影閃般掠過轉世重生前的種種境遇:

原本,他不過是個生活在大明王朝永樂年間的富家公子哥,性子倜儻不羈,猶喜讀書,又因博聞強識,小小年紀便在江南極有才名。

好讀書,這原是他為人的好處,誰知他卻偏偏喜歡以一己之私好去評價別人的筆墨文章,且不論前賢今人,但凡看不入眼的,便會被他貶斥得一無是處,更有甚者,還會把那錄載這些文章的書籍當眾統統撕掉,無論那書籍是新印還是古物,一概毫不珍惜。

故此,在他死後,十殿閻羅並未因他是意外猝亡而法外施恩,反而因其不敬愛紙張書墨而下令剜去其雙目,叫他從此永生永世皆為盲人,無論轉世投胎多少輪回都無緣再閱覽書籍。更吩咐孟婆為他特製一份湯藥,投胎後忘卻前世種種一如他人,卻獨獨把他喜讀書的嗜好生生世世存留下去,且還要撩撥得越加濃烈,務必要他在心之無間苦海中輾轉煎熬、永無寧日。

這種懲罰簡直等於讓王羲之棄筆、李太白戒酒一般恐怖,對沈寧這種嗜書如命之人而言,自然是最大的折磨。

所以,當在陰曹地府經曆著種種難以想象的刑罰、自認已無所畏懼的沈寧聽到這判罰後,竟恐懼得體如篩糠。

所謂“人死不能複生”,無論多麼不舍,他都可以接受自己含淚喝下那一碗孟婆湯、忘記自己至愛親人的極端痛苦,隻因那是所有轉世投胎的魂魄必經關卡,可他無法想像自己永生永世生活在一個看不見書籍和文字的世界裏永受煎熬到底是種什麼滋味。

為此,沈寧五體投地苦苦哀求,可惜陰曹地府的神官鬼吏不比他曾見到過的人世間的朝廷官員,個個鐵麵無私,又哪裏會徇私情?

萬般無奈下,他隻好在轉世投胎前滿含痛苦絕望地念誦自幼隨母親禮佛時所學會的《地藏王菩薩本願經》,以求心底寧和,誰知,那能憫眾生一切苦、能滿眾生一切願的地藏王菩薩竟真的來到了他的麵前!

後來,他受地藏王菩薩的點化,留在陰間皈依佛門,做了他老人家的記名弟子,以求贖盡罪孽再轉世投胎。

雖然已被刺瞎雙眼,可他已心滿意足,他為自己爭取了一個轉世投胎後可以重見天日、用大好雙眸博覽群書的機會。

他發下宏願,精心潛修以求贖罪,早日免去那生生世世雙目失明的懲罰。

可地藏王菩薩卻告訴沈寧,清修苦行是無用的,誦經詠佛也消不掉他不敬書籍紙張的罪孽,若想做個能看書的凡人,他便要行走於陰陽之間,醫人疾苦,以贖前愆。

為醫者,除了妙手仁心,最要緊的就是不偏不倚心平氣和,而這,恰是向來好以自我臆斷而品評文章的沈寧所缺乏的,他的罪孽之根盡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