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發新期待 共築中國夢
回顧與展望
我期待:
新常態讓百姓得真實惠
2014年11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APEC會議演講中,對中國經濟新常態進行全麵闡述和解讀,“新常態”成為2014年經濟發展的年度熱詞。
對老百姓來說,“新常態”帶來的是切切實實的好處:2014年,住房市場變平穩了,政府對保障房的建設力度空前加大;由於長時期保持在2.5%增幅以下的物價水平,老百姓可消費、能消費的選擇更多了;伴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崛起,老百姓投資理財的門檻降低了,理財渠道更加多元。經濟新常態,讓百姓得到了真實惠。
麵對新常態,我們需要凝聚共識、增強信心,科學認識新常態、積極應對新常態、學會適應新常態,通過頂層設計與倒逼改革,讓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給百姓帶來“真金白銀”的實惠。2015年,讓我們對百姓的關愛之情多些再多些,成為一種“新常態”。
我期待:
理論宣講更接地氣
作為一名基層宣講員,10年來我進社區入企業上工地宣講百餘場,一直以來,思考著如何讓自己的宣講使群眾坐得住、聽得進、入得心,如何使“高大上”的理論,走進尋常百姓家。
冬日的午後,我來到江東區徐戎公園宣講,老年朋友正三五成群地曬太陽。我從目前群眾最關心的話題,從寧波市出台了成片危舊房改造征收方案談起,到政府依法行政、規範程序,再到領導幹部如果不作為,亂作為,也要糾錯問責等等。這樣,不僅將中央精神傳遞給群眾,而且一些群眾也轉變觀念,開始擁護成片危舊房改造政策。
新的一年,我將繼續把百姓生活和黨的政策理論相結合,在宣講內容上求“實”、宣講方式上求“活”、宣講語言上求“鮮”,讓黨的理論宣講能夠“生動多彩”,真正做到“入腦入心”、“落地生根”。
我期待:
用更多更好作品回饋人民
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雕塑院院長 吳為山
不久以前,我創作的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雕塑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在現場,我看到有很多觀眾,包括我的母親,圍繞在雕塑前,一邊認真地觀看,一邊默默地流淚。為什麼我的作品會感動大家?是因為我在創作時注入了真正的感情。藝術家要有一種大愛、一種責任感,他的作品才能獲得人民的喜歡。
今天我們的藝術家遇到的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曆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不可比擬的最好時代。這是一個圓夢的時代,是一個需要文藝精品而且能產生精品的時代。今後的文藝創作,隻有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旗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才能創作出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用作品鼓舞人民朝氣蓬勃地麵向未來。
北京市公安局順義分局天竺派出所轄區屬典型的城鄉結合部。針對轄區人口龐大的實際情況,我們通過與群眾、村居委會負責人和企事業單位人員等社會群體進行溝通,逐漸摸索出一套成熟的人口管理方法。
我們以轄區四個自然村為基礎,充分整合鎮、村兩級資源,籌建了綜治維穩工作中心,實行封閉式社區化管理。我們聯合天竺鎮政府,組織開展了“文明示範出租房表彰”活動。我們提出管理與自治工作模式,將無勞動能力或者失業人群,納入轄區群防群治體係,進行有效管理。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研究和拓展實有人口管理方式,進一步加強實有人口服務水平,使轄區內人民群眾都能夠在管理中享受服務,在服務中得到最大的實惠,從而在天竺地區實現安居樂業。
我期待:
把公平正義寫進每個人心中
塞罕壩林場位於河北省最北部、我國四大沙塵暴發源地之一的內蒙古渾善達克沙地南緣。自1962年建場以來,塞罕壩的創業者在惡劣氣候環境下,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在140萬畝的經營麵積上營造出112萬畝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海,為華北地區築起了一道堅實的綠色屏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我們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站在新的曆史起點,我們將責無旁貸地擔當起國家生態建設排頭兵的角色,充分發揮林業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主體作用,為實現人與自然協調發展、和諧共生,為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同步提升,為實現“天藍、地綠、水清、宜居”的美麗中國夢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