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君子務本(4)(1 / 3)

在企業中,實施企業戰略就如同愚公移山一樣,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堅持企業發展戰略的連續性,也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去執行。戰略可以決定一個人或企業的未來。戰略是對一個事物未來發展規律的探索,也是對未來發展狀況的一種預先設定。戰略不同,導致企業的發展方向大相徑庭。製定企業戰略,如同一個人製定自己的發展規劃一般,要弄清三個問題:第一是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第二是我能夠成為什麼樣的人,第三是我未來發展道路中將會遇到哪些幫助或者是阻礙。

一個企業戰略的製定也不外乎這三個方麵的考慮,那就是企業未來的發展遠景、企業自身的能力發展以及企業的外部條件的具足。戰略的製定難就難在,這一切都是在飛速運動之中的決策。如果缺少戰略製定的方法和人才,沒有戰略的企業就如同一條沒有尾舵的“船”,也像是一個靠天吃飯的老農。

選擇方向的時候一定要慎重,但是,方向一旦選定,就要有持之以恒的執行力。戰略的調整多半是在企業“航向”發生錯誤的時候被迫進行的。如果企業製定發展戰略是慎重的,那麼,我們就不要輕易地改變既定的戰略;如果戰略被改變過於頻繁,那麼戰略也就失去了前瞻性和指導意義。

從前有一對兄弟,他們的父親臨終前拉著他們的手說:“父親年紀老了,恐怕不能照顧你們了。”說完,就撒手人寰。給兄弟倆留下了一點生活費。老二很有心計,他想,不能這樣坐吃山空啊!於是找老大商量如何自謀生計。老大是個衝動的人,他對老二說:“咱們把錢分了吧。”於是,兄弟二人平分了父親的遺產,各自謀生。

老大每天都去一家賣早點的攤位吃早飯,小店的生意很不錯。一天,老大突然靈機一動,決定自己也開個賣早點的鋪子。他覺得做早點生意,當天就能盈利,立馬就能數錢。經過一番籌備,小店生意開張了,生意居然還不錯。老大每天滿身油汙,老二見了也很高興,說道:“大哥,咱們一塊幹吧,咱們計劃一下如何發展。”老大卻不以為然。老二無奈,隻好作罷。老二給自己製定了一個長遠的計劃,他先承包了兩座山,種了很多的果樹,養了魚和雞。一開始,他隻能把產品供應給像他大哥這樣的小店,老大整天數錢,而老二卻整天辛苦,老二雖然碰到過很多困難,但是,他仍然堅持不懈。如此一晃,十年過去了,現在的老大仍然是個滿身油汙的早點鋪老板,如孔子所說:“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而他的弟弟,卻已經成了聞名整個地區的企業家。

這個故事說明了兩個問題。一是企業無論其規模如何,必須解決戰略問題,戰略決定著企業未來的發展。沒有戰略企業就沒有方向。另外一點是戰略一點製定了,就要持之以恒。如果老二碰到一點困難,就輕易改變戰略,也許他今天做餐飲,明天搞零售,後天改服裝,完全可以設想,如此十年,他絕不能成為一個企業家。

戰略管理大師邁克爾·波特認為,戰略的本質是抉擇、權衡和各適其位。企業戰略在執行的過程當中,肯定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當困難出現的時候,有些人就會認為,應該修改我們曾經製定的戰略。在孔子看來,這就是“中道而廢”,不能成氣候的根本原因。

戰略的連續性,是在一定的時間內以一定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如果不斷改變做事的方式,就不是一個好的戰略。波特認為,一個企業一般要花五年的時間才能理解和執行他們的戰略。企業自身對自己戰略的理解,不可能在一年的時間內就實現。如果理解了自己的戰略,然後到了第二年就換了一個戰略,這樣就很難取得戰做早點生意,當天就能盈利,立馬就能數錢。經過一番籌備,小店生意開張了,生意居然還不錯。老大每天滿身油汙,老二見了也很高興,說道:“大哥,咱們一塊幹吧,咱們計劃一下如何發展。”老大卻不以為然。老二無奈,隻好作罷。老二給自己製定了一個長遠的計劃,他先承包了兩座山,種了很多的果樹,養了魚和雞。一開始,他隻能把產品供應給像他大哥這樣的小店,老大整天數錢,而老二卻整天辛苦,老二雖然碰到過很多困難,但是,他仍然堅持不懈。如此一晃,十年過去了,現在的老大仍然是個滿身油汙的早點鋪老板,如孔子所說:“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而他的弟弟,卻已經成了聞名整個地區的企業家。

這個故事說明了兩個問題。一是企業無論其規模如何,必須解決戰略問題,戰略決定著企業未來的發展。沒有戰略企業就沒有方向。另外一點是戰略一點製定了,就要持之以恒。如果老二碰到一點困難,就輕易改變戰略,也許他今天做餐飲,明天搞零售,後天改服裝,完全可以設想,如此十年,他絕不能成為一個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