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為什麼需要這樣一本雜誌?
卷首語
作為一本整整影響了中國兩代父母養育生活的雜誌,一本有著自己獨特DNA的雜誌,4月,《父母必讀》將迎來創刊35周年。
通常,5年、10年這樣的數字是有著特殊意味的時間節點,意味著提醒我們停下來,花時間梳理過去,以便更好地麵對未來。
35年,代表著什麼呢?代表著一本雜誌的曆史,代表著一種深厚的積澱、信賴,代表著一種因時間而積累下來的品質與風格,更代表著情懷。
而今天,我想說的是,無論多麼為這樣一段曆史感到驕傲,依然需要認真回答這樣一個問題:今天,我們為什麼需要這樣一本雜誌?理由或許有這樣幾個:
她是育兒生活的信息過濾器。在資訊隨處可得的今天,兒童純淨本真的世界,在有意或無意間,常常會演變為充滿商業陷阱的“兒童經濟競技場”,被各種聽起來所謂的科學概念充斥著,容易讓人對生命自身發展的客觀規律性缺少應有的尊重、理性與判斷。而一本可以作為信息過濾器存在的媒體,將有著她獨特的價值——篩選有價值的內容信息,提供謹慎的建議。
她提供的不是簡單養育的方法,更是一種思維方式。比如,她會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幫助你看待孩子的不同年齡階段的成長,她會告訴你保護好孩子的內在動力能讓他未來走得更遠。再比如,她會說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整體的、綜合的生命體,即便是簡單的吃飯問題,不僅有營養的問題,也包含著飲食習慣、家庭氛圍等,需要我們將孩子作為生命整體來看待……
她不僅僅是一本雜誌,更是一個精神的家園。今天,由於工作壓力,許多父母成為缺席家長;無論工作場所還是家裏,我們擁有了各種節省時間的產品,卻依然充滿內疚,迫切渴望擠出時間和孩子相處;我們知道太多的“養育前沿信息”,但依然存在著難以逃脫的育兒焦慮。這時,你更加需要的是一個精神的家園,在這個家園裏,有人樂意用接納、理解、尊重及智慧去撫慰時代的育兒焦慮。雖然,你還是始終無法預知哪條道路能將孩子送往幸福,但她會鼓勵你去重拾一些被遺忘的價值觀,比如,讓孩子不要忘記微笑;教會孩子做家務;對過度消費提出質疑,思考如何過真正簡單美好的生活。
當然,今天的她已是一個立體化傳媒的平台。不變的是,她始終的追求:陪伴孩子,陪伴家庭,共同致力於將一個健康、快樂、有著良好道德、價值觀的孩子帶入成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