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2011年3月6日這天,盛虎沒有什麼驚心動魄的經曆,甚至有點平淡瑣碎,但正是這看似平淡無奇的日常工作,反映出盛虎對工作和村民們的牽掛,滲透著盛虎對事業和農村樸素而又真摯的感情,更折射出大學生村官製度的成功和優越。兩年的大學生村官生活,為盛虎邁向更高的境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盛虎感謝黨的培養。盛虎感謝八集鄉領導幹部和前蕩村村民對他的厚愛。盛虎永遠不會忘記大學生村官歲月對他的曆練。盛虎越來越成熟了。筆者結束對盛虎一天的采訪,居然情不自禁喜歡上這個如盛世之虎的年輕人。他對黨忠誠,熱愛工作。他朝氣蓬勃,虎虎生氣。他樸實厚道,重情重義。他思維縝密,嚴肅認真。今天驚蟄,我堅信,盛虎的明天一定陽光燦爛,生機盎然!
作家簡介
王清平,祖籍山東高唐,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江蘇省作家協會理事,宿遷市作家協會主席,一級作家。發表和出版《幹部家庭》、《騙商》、《秘書們》等長篇小說八部,《屏幕夫人》等中短篇小說集四部。現供職於宿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田家無閑日
葛 遜
雄雞報曉,黎明即起。已是泗洪縣龍集鎮副鎮長的郝家傑就住在鎮辦公樓裏。鎮上所有家不在當地的鎮裏幹部,在辦公樓裏都有一間臥室。洗漱一畢,他換上運動服,準備晨練。
迎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郝家傑慢跑在成子湖畔。這是三月初春的一個周末早晨,天氣已經不再那麼嚴寒,湖邊柳樹的柳條上依稀爆出了柳芽,如女孩的長發飄飄,讓人賞心悅目。跑了一會兒,周身就漸漸熱乎起來。略顯清瘦的他喜愛晨練,一直始終保持著這個習慣。離開大學校園已經快三年了,他還依稀記得在母校南京農業大學校園內晨練的情景。那個時候和現在一樣,在他眼裏,這個世界充滿著精彩,心中的夢想就在前方不遠處,呼喚自己去追尋,隻要一路堅持朝前走,好夢終究會成真。
郝家傑是個很陽光帥氣的安徽小夥子,個頭高高,一臉書卷氣,說話細聲細語。即使在人堆裏,也能讓人感覺到他是一個讀書人。2008年6月,南京農業大學剛剛畢業的他在老師的引導下,放棄了外企的高薪工作,隻身來到泗洪縣龍集鎮姚興村,做起了村黨支部副書記,成為一名大學生村官。經過兩年的艱苦奮鬥,2010年10月,在泗洪縣的公推公選中,他成功地當選為泗洪縣龍集鎮副鎮長,2011年2月,又在黨委換屆選舉中,當選為龍集鎮紀委委員。
在這兩年多的時間裏,他堅持早晨6∶20起床,經過簡單的洗漱,趕著每一天朝陽初升的時刻,慢跑在成子湖畔,熟悉他的村民們都知道他是一個愛早起的大學生。傾聽著湖水的敲打,呼吸著潮濕的新鮮空氣。他感到,迎來的新的一天和冉冉升起的太陽一樣嶄新而美好。
半個小時的晨練,足夠讓他在接下來的一天充滿著生氣。再回到宿舍的時候,大地已經完全蘇醒。他還是習慣性地打開電腦,瀏覽著人民網、新華網上的頭條信息。他常說,發展農村,必須了解農村;了解農村,必須縱觀全局。而這些新聞往往是國家發生的重大事件,能給他的工作起到很深刻的提示作用。
鎮機關食堂的開飯時間是七點半,他匆匆關上電腦,來到食堂,和龍集鎮黨政事業單位的很多同誌一起,享受的著傳統的蘇北農家菜。他適應性很強。他已經從一開始的不習慣這裏稀飯大餅和鹹菜,到現在頓頓吃得飽又香。
這一天是周六,當全國絕大部分青年朋友還享受在睡夢之中,與蘇北農村的廣大幹部群眾一樣,郝家傑已經活躍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了。八點鍾,龍集鎮黨政機關的所有同誌及所有事業單位的主要負責同誌準時參加了點名會。在這裏,流行著一句順口溜:周六保證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證。村鎮幹部工作時間一直是“白加黑”、“五加二”,沒有周末這一說。
早點名有點像部隊的晚點名,幹脆利落,有事說事,無事散會。上麵千根線,下麵一針穿。會上,分管的副鎮長把工作重點和急辦要事一一強調。然後由書記總結。發言的多數都操的是泗洪方言,唯有郝家傑用普通話強調並安排了新農保老年人的養老金發放和村級勞動服務平台建設兩項工作。
早點名,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散會後,作為副鎮長,郝家傑騎上摩托車,匆匆趕到分管的勞動保障部門安排相關信息上報工作、各村居製度牌上牆工作、了解軟件資料輸入工作,以迎接三月下旬的勞動服務平台檢查。接著,趕往新建的姚興村村委會向村官們傳達鎮點名會有關精神,部署勞動服務平台建設,重點強調招聘信息的發布;一起商討了村居集中居住點建設工作;沿路還順帶了解水稻“四改”工作。一路馬不停蹄奔波下來,他的心中有了底數,臉上有了笑容,舒心地說:“自己不來看看,總是放心不下,現在看了,心裏踏實多了!”
因為頭一天接到村裏養殖專業戶項金順妻子王秀梅的求助電話,村裏事務談完後,郝家傑駕車從村裏水泥路駛出,直奔項金順的蛋雞養殖場。
項金順是他任村官後第一個結識的養殖專業戶。
2008年秋天,動物科學專業畢業的大學生郝家傑剛到村任職不久,對於農村環境,還是不甚了解。於是,他利用“十一”長假的機會,進村入戶了解民情。當他來到項金順養雞場的時候,看到不大的養殖場內飼養了大約五千羽蛋雞。這樣的規模不是很大,但在主要是以養殖螃蟹為主的姚興村,有這麼大的蛋雞養殖規模已屬不易。在此之前,郝家傑就聽過項金順養殖蛋雞的事,但因為不熟悉環境,沒有來得及深入了解。
乍一看見這麼多蛋雞,他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在2007年暑假,他曾在老師的安排下到連雲港啟迪禽業發展有限公司做了一個關於蛋雞的項目,時間長達兩個多月。他對蛋雞養殖有著不一般的感情,同時也在那兩個月學習到了很多蛋雞養殖的實踐知識。所以當即他便決定趁熱打鐵去項金順家裏找他聊一聊。可不巧的是,項金順家中鐵將軍把門——空無一人。
村口的老陳告訴郝家傑,項金順兩口子一早就到親戚家籌錢去了。
再問籌錢幹什麼?老陳說:“沒有什麼事情,好像是想增加養殖規模,養育雛雞。”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郝家傑就記在心裏。一個下午,他邀了項金順所在組的組長張國銀一同前去他家。這次張國銀提前用電話聯係了一下,項金順正在家裏等候。
四十歲左右的項金順見多識廣,一開始,對嘴上沒毛的郝家傑並不信任,話語中客氣成分多。郝家傑並沒有因此而放棄,決定和他多聊一些,這樣他至少會對自己多一點信任,至少可以多接受自己一點。
於是,他們麵對麵坐下來談了一個多小時,大多是關於項金順養殖蛋雞的數量、飼料的加工、疫苗的使用以及養殖管理上的一些東西。對於這些東西,郝家傑聊起來得心應手。起初的談話還有點尷尬,談著談著,兩人越談越投機,郝家傑紮實的專業知識發揮出來,逐漸贏得了他的信任。說著說著,項金順邀請他一起去看雞舍。
一般情況下,雞場是禁止外人進入的,所以在剛要進雞舍的時候,郝家傑就主動跟項金順說,“我這兩天都沒進過養殖場,中午我還特意去洗了澡。”
經過剛才的一番交談,又看郝家傑這麼慎重,項金順笑笑說,“沒事,哈哈。”
在雞舍看了一會,郝家傑就發現了蛋雞生產中的一些小問題,也一一幫助答疑解難。之後他們還去看了飼料加工,了解了一些生產狀況。
臨別之前,項金順對郝家傑已經有了好感,兩人主動交換了手機號碼。
在那一個多月,郝家傑便經常到他家和他一起飼喂蛋雞,並不時幫其改進一些傳統的飼養方式。時間一長,他們更加深了好感。從此,一旦雞舍裏發生什麼情況,他都會主動聯係郝家傑。有的問題,他能解答的,就會迅即幫其解決困難,遇到一些複雜的情況,他都會打電話詢問求助老師,尋求良策。
2008年11月,在相互熟悉之後,郝家傑提出了幫助他養殖雛雞的事情,也表明自己願意和他一起興建廠房養育雛雞。項金順擔心一起養殖會引起不必要的矛盾。郝家傑開導他說,這個你可以放心,之前就聽說你要擴大規模,增加育雛雞舍,我們可以一起搞這部分,成年雞的飼養我不參與。等到你的技術成熟了,如果你還覺得有什麼不妥的,那時我退出來。
最終,兩人商定,郝家傑自籌2萬元參與到他的養殖場,剩下的部分項金順來籌。為了將投入成本降低到最低,他們決定去買拆遷戶的舊磚頭;為了養殖精細化,郝家傑建議建一間飼料加工房,以減少手工混合飼料不均勻的現象;為了養殖規範化,郝家傑製定了一整套疫苗、溫度、空氣的管理方案。經過一番詳盡的籌劃,沒過多久,他們便引進了2000隻雞苗。
接下來的一兩個月的時間,兩人每天都投入大量的精力在蛋雞的育雛上。在天氣最寒冷的那段時間,他們更是每天晚上呆在雞舍,生怕育雛雞出現什麼意外的情況。等到一月下旬,蛋雞的育雛期結束,他們就將蛋雞轉群放到了育成雞舍。簡單計算,每隻雞比直接進育成雞養殖成本減少了三四元。看到這個可喜的成績,項金順高興地不知所措。轉群當天,便拉著郝家傑去村口的小飯店吃飯,算是慶賀。
二月份,郝家傑爭取到的扶貧資金建設的蔬菜鋼架大棚馬上要開始種植起來,但一些貧困戶不敢帶頭種植,有的甚至連種植蔬菜的投入都沒有。郝家傑想,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組織上支持我們創業,主要是寄希望我們帶領創業、幫帶就業,並不是單純地去創業掙錢。項金順養殖育雛雞已基本上能夠運轉開來,於是,他決定從項金順那撤出投入的2萬元,和部分貧困戶一起種植大棚,期待能夠引導貧困戶種植大棚。
當他和項金順提起這事的時候,項金順還想是不是自己哪些地方做的不對,或者還沒有給郝家傑分紅,不願意和他合作了。郝家傑便和他解釋了緣由,告訴他說,“當初和你合作,也不是真的想得到什麼分紅不分紅的,我隻是想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幫你做點小事情。成功的結果讓我很高興,說明我大學並沒有白學這些東西。也許以後我們還能一起合作呢。”
項金順是個明白人,理解郝家傑的心。他要求郝家傑以後還經常去養殖場看看。郝家傑笑著說,隻要我還在姚興村一天,我就會常來,這就是我的工作。
在以後的日子裏,一有時間,郝家傑便去項金順家,了解雞場生產情況。遇到有外出參觀學習的機會,都會主動安排他或者他的家屬王秀梅參加;鄉鎮開展農業技術培訓,也會點名要求他們參加,多學點技術;一旦他們蛋雞養殖上遇到什麼問題,第一時間總會主動聯係郝家傑。一次在更換飼料時,郝家傑特意趕來,和他們夫妻二人一起做了飼養對比試驗……
2011年3月16日,王秀梅撥通了郝家傑的手機,她在電話裏說,“郝書記,最近雞舍裏很多雞發生了互啄,很多雞都出血了,養了這麼長時間,還是第一次出現。想請你過來看看怎麼回事。”
“我暫時還有點事情,一時分不開身,等明天有空我就過來。這種現象出現多長時間了,數量大不大?”
“也就三天左右,靠東的那個雞舍最嚴重。”
“哦,據我了解,雞之間互啄一般情況下有兩種情況,一是飼料有問題,一是應激作用引起的。如果是飼料引起的,所有的雞都是差不多的,所以有可能是應激作用引起的。”
“可能,這兩天天氣比較冷,窗戶基本上不打開的,裏麵的味道比較重。”
“很有可能就是氨味太濃,使雞群產生了應激,你打開一些窗戶試試看。”